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金融开放加速落地 全球共享“中国红利”

2018-05-03 22:22:47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4月中旬,中国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了下一步金融开放路线图。随后不足一个月,多项举措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资料图:银行工作人员正在清点货币。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本轮金融开放的一大重点,是针对不同金融领域逐步放开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例如,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人身险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放宽至51%,三年后不再设限等。

  中国证监会5月2日披露,瑞士银行已正式成为首家在中国内地申请控股证券公司的外资机构。据了解,该申请事项为瑞士银行有限公司拟将持有的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比例从24.99%增至51%,从而实现对瑞银证券的绝对控股。

  在保险业方面,中国银保监会5月2日晚正式批复工银安盛人寿发起筹建工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这是中国提出加快保险业开放进程以来获批的第一家合资保险资管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金融开放的领域正不断拓宽。除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外,官方还鼓励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货币经纪、消费金融等银行业金融领域引入外资,并放开银行卡清算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对外商投资征信机构实行国民待遇。

  同样在5月2日,中国央行表示已收到具有英资背景的世界第一公司关于申请支付业务许可的来函;同为英资公司的益博睿征信(北京)有限公司也于当日向央行递交了在中国境内开展企业征信业务的备案申请,并获正式受理,将依法办理备案。

  分析人士指出,加大金融业引入外资力度,展现出中国经济拥抱世界的胸怀,将带来两层积极意义。

  从内部看,引进外资有望进一步增加中国金融市场竞争,促进效率提高,支持实体经济,满足企业居民日益多元化的投融资和资产配置需求。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指出,当前国内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能力有限,无法把大量储蓄很好地配置到实体经济当中,所以应该引进更多、更有能力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市场参与者。

  就外部而言,中国扩大金融市场开放将令世界受益。截至2017年末,金融业增加值占中国GDP比重已达7.95%,比肩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向记者表示,本轮金融开放举措将有助于全世界更好地共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同时为国外金融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机遇与投资空间。

  据银保监会透露,近期还将出台一系列银行保险业开放实质性措施。中国金融业按此超预期速度和力度扩大开放,抵御风险的底气必不可少。

  从竞争格局来看,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积累,中国已构建了比较强大且相对稳健的金融体系。按照资产规模计算,全球前10大银行中国独占4家。同时,中国有5家金融机构跻身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行列。

  就官方调控和监管能力而言,近年来中国金融管理部门宏观政策管控有力。金融监管机构在持续加强监管力度的同时促改革、补短板,较好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温彬指出,当前中国金融监管新框架已经成型,监管效能和水平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自身竞争力亦不断提高。按照既定步骤推出开放举措彰显了中国的自信,以及倡导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决心。 (记者 王恩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