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Flowerplus花加陷离职门 发货量同比“腰斩”?

2018-04-08 21:31:40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据媒体报道,鲜花电商公司Flowerplus花加正在遭遇资金链紧张、裁撤线下店等多重危机。在这一背景下,更是有多位高管陆续离职,其中有些不仅是花加的高管,同时还是花加前期的投资人。

  不仅如此,知情人士透露,由于负责运营的COO频繁变动,内部管理混乱导致花加的物流团队也遭遇“换血”。该人士称,2017年第四季度花加平均每月的发货量不足百万单。相比2017年上半年的200万月发货量几近“腰斩”,并且已经跌至2016年的同期水平。对此,花加公关部对于物流团队“换血”及发货量“腰斩”均予以否认,并称目前月均发货量依旧保持在200万单左右,与去年同期持平。

  艾媒咨询近期发布的《2017-2018中国鲜花电商市场研究报告》中显示,Flowerplus花加2017年度销售额近8亿元。花加对外公开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花加销售额达到4亿元,前三季度累计销售额超过6亿,由此可见, Flowerplus花加2017年第四季度的销售额不满2亿元,低于前三季度平均水平。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Flowerplus花加单月最高销量超1亿。曾几风光为何出现如今的危局?分析认为,这或许源于2017年第三季度花加爆发的马利筋“毒花事件”。

  中国青年网去年曾对“毒花事件”进行报道,2017年8月,花加向用户群发短信,内容为用户收到的混合花束中含有马利筋这款花材,在处理枝叶时会有白色的乳汁流出,处理后及时清洗,不要与皮肤接触。虽然官方在短信中向用户表达了歉意,并群发信息提醒,但是用户对这些处理举措并不买账。大量用户反馈面对“毒花”,只发短信提示的方式未免儿戏,如果用户没有及时看到,而家中又有孩子后果不堪设想。该事件后,花加虽然推出了抢红包、0元领花等促销活动,但难改业务量下滑的颓势,甚至到了不得不减少乃至中止与部分物流供应商合作的地步。

  “毒花事件”也引发了外界对花加公司管理的质疑。有业内人士称,事件暴露出,在鲜花电商激烈的竞争中,花加用烧钱的低价策略争夺市场,忽略了鲜花安全和质量把控。

  据知情人士透露,“毒花事件”令花加订单量一落千丈只是表面现象,背后反映的是这家企业管理混乱。

  在离任的高管中,苏春姿与花加的捆绑最为紧密,身兼投资人、执行副总裁双重身份,被称为“美女总裁”。据千龙网报道,“毒花风波”导致苏春姿套现离职。苏春姿离开后,花加尝试引入高端职业经理人才对已经形成规模的公司进行整体运营管理,曾任阿里行业营销顾问、拥有十年电商运营经验的徐明随后加入花加任COO,负责整体运营,就是这样一位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在入职4个月后也选择了离开。徐明离职后,花加投资人蒋先福临危受命,担任公司营销顾问,原定计划三个月,现在时间已到所以离开。对此,花加表示,个别员工的去向是综合员工个人意愿及公司业务发展需求双方因素的结果,属于正常的人事变动。

  花加不仅销量大减,其他业务也面临挑战,记者发现,其针对小B端线下花店的花材批量采购业务“Flowerplus花市在线”在2月初已经停更。对此,花加方面表示,“FLOWERPLUS花市在线”属花加的创新项目,该类项目也是在探索中前进,其是在经过既定时间的线上试运营后,根据原计划进入盘整期,需要对阶段性的试运营进行总结和复盘。

  对于未来发展方向,花加方面表示,将深耕产业链、供应链,同时在现有用户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细化运营,进行消费升级,例如一些周边、衍生品等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