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建行助保贷事件再追踪:阴阳贷前审计报告浮现 谁是造假者?

2018-03-30 23:50:16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六家原本资质优良的企业不仅为一家没有任何效益、停产数月、涉及多起民间借贷案的企业代偿了500万元贷款,还被银行一纸诉状告上法庭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濒临破产。在挣扎了近五个年头之后,六家企业至今没有等来想要的说法,而监管部门的后续调查和处理意见,也让企业主感到困惑。

  2016年12月24日和2017年1月25日,界面新闻曾先后刊发《变了味的建行“助保贷”》《建行“助保贷”后续:一场借新还旧的骗局》两篇文章,对“助保贷”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梳理,描述了孙梅珠的空壳企业如何在停工数月的情况下,成为首批入围“助保贷”企业的过程,并最终取得淄博市建设银行西七路支行一笔高达500万元贷款。通过梳理多位涉事人士向当地检察院、银监部门的举报证言,六家企业如何一步步陷入破产深渊的线索也逐渐浮出水面。

  如今,随着关键人物孙梅珠因涉嫌集资诈骗被当地检察部门控制,两份不同“贷前审计报告”浮出水面,这也将问题的矛头指向了涉事银行。

  “阴阳”两份不同的审计报告

  “我们此前的确是给孙梅珠的公司出过一份审计报告,但并不知道这份报告是用来向银行贷款用的。后来我们才发现,除了封皮和职业证书,里面诸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财务报表附注等关键内容都被调换了。”2月26日,山东仲泰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相关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记者证实,为配合淄博当地检察院调查,这位负责人近期曾对上述针对沣和玉珠(下称沣和玉珠食品)的审计报告进行核实,发现银行出具的审计报告并未加盖其事务所的公章,而真实的审计内容也被虚假的数据所替换。

  界面新闻记者对比两份审计报告发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财务报表附注中的数据可谓大相径庭。其中,加盖山东仲泰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公章的报告显示,2011年12月31日,沣和玉珠货币资金8.97万元,应收账款3.22万元,流动资产合计47.99万元,固定资产净额26.74万元,资产总计74.73万元,主营业务收入12.40万元,净利润为-11.43万元。

  而被调换的审计报告则显示,2011年12月31日,沣和玉珠食品货币资金156.77万元,应收账款281.42万元,流动资产合计1588.25万元,固定资产净额641.09万元。此外,资产总计2229.34万元,是加盖公章报告中资产总计的30倍;主营业务收入3613.38万元,更是加盖公章报告中主营业务收入的291倍之多;净利润不仅不是负数,甚至净赚512.05万元。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2015年4月,由淄博市银监局下达给建行淄博分行的《现场检查意见书(2015年9号)》中也佐证了上述被调换的审计报告内容。其中提到:2012年10月11日,你分行为沣和玉珠食品发放了500万元助保金贷款,你分行贷前调查资料显示“该企业2011年末资产总额222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698万元,实现营业收入3613万元,利润512万元”。但除企业财务报表外,无任何资料证实上述数据。贷前调查资料显示该企业2011年仅“缴纳税款6.2万元(无完税证明资料),其中增值税0.4万元,所得税5.8万元”,与企业经营规模和利润情况完全不符,调查人员未对上述问题进一步调查核实,也未查证核实纳税数据的真实性。

  天眼查数据显示,山东沣和玉珠食品有限公司注册于2008年10月20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蜜饯生产、销售(有效期限以许可证为准);货物进出口。孙梅珠作为实际控制人,认缴出资980万元,2014年被列入失信人名单。

  令人意外的是,据接近孙梅珠的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透露,孙梅珠对此曾向淄博当地检察院澄清,她本人也没料到自己的企业能从建设银行顺利贷出500万元,直到西七路支行通知她去盖章确认,才发现银行的审计材料并非是她自己的真实材料。

  作为能够顺利贷出款项的关键,在孙梅珠看来,这份被调换的审计报告并非是她本人凭空捏造的。那么,被调换的审计报告究竟出自何处?

  据上述接近孙梅珠的人士透露,得知孙梅珠的证言后,淄博当地检察院随即对当年涉及该笔贷款业务的主要经办人进行了一一传唤,据时任张店区西七路支行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贷款审批由淄博市建行中小企业部负责,支行只负责放款,不经手审批。而时任淄博市建行中小企业部的相关负责人却表示,审计材料是西七路支行提交的,自己不负责审核。至此,淄博建行西七路支行和淄博建行中小企业部互相指认,审核的责任出在对方身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界面新闻记者获悉的一份由孙某向当地检察机关提供的补充申诉材料提到,孙梅珠此次取得建行贷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归还其上一笔向工行的500万借款,而该借款是由山东汇合担保有限公司负责(下称汇合担保)担保的。

  孙某的证词中写道:“2012年5、6月份,孙梅珠告诉我‘沣和玉珠’公司在工商银行张店支行的500万银行借款到期,向我借钱归还500万借款。在多次的借款商谈期间,该笔货款的担保企业汇合担保总经理王亮多次催缴孙梅珠归还借款。孙梅珠要么不接电话,要么与王亮对立。拖了一段时间实在没有办法了,王亮告诉孙梅珠:‘因为山东汇合担保有限公司替沣和玉珠归还了工商银行500万借款这件事情,自已的法人代表已经丢了,王亮承诺自己想办法以‘沣和玉珠’的名义从其他银行再贷出款来归还山东汇合担保有限公司。”(此时“沣和玉珠食品”已经停产数月)。

  沣和玉珠食品的信贷档案证实了这一证词,2011年6月29日,沣和玉珠食品从淄博工商银行贷款500万元,2012年6月29日贷款到期归还后没办理续作,而查询当时的还款资金来源,其中440万正是来源于汇合担保。

  该证词还指出,“2012年10月,山东汇合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亮给孙梅珠联系的淄博市建行西七路支行行长刘某,参加了由淄博市建行西七路支行与张店区助保金办公室共同合作的金融产品‘助保贷’,相关贷款资料(经过事务所审计的会计报表、银行流水)全部由山东汇合担保有限公司协助提供。”

  内外勾结的骗局?

  据淄博市银监局的调查及相关人员举报材料证实,2012年10月12日,建行西七路支行将500万贷款资金发放给沣和玉珠食品;同一天,建行西七路支行将上述500万贷款资金受托支付给淄博台联实业有限公司。根据山东省银监会回复的《关于客户投诉建行有关问题的答复函》中查明,此公司当天将其中300万元通过刘样农行个人账户,转到了山东汇合担保有限公司法人王亮的账户,剩余200万元于10月15日通过张琳琳(王亮的妻子)农行账户转给了淄博汇合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账户。

  上述孙某向检察院提供的补充申诉材料中也显示,“2012年10月‘助保贷’贷款500万(扣除75万保证金后实际到账425万)发放后,贷款资金全部被汇合担保代为划走(贷款发放当日在西七路支行一楼办理的电汇)。”

  据淄博市建行知情人士透露,得知本应用于生产经营的500万贷款在发放当天就被一并划入其他账户,淄博市建行相关领导彼时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并立刻找来相关人员询问。但对于贷款资金的非法使用现象,建行西七路支行彼时却没有提及,据2012年10月15日对这笔贷款的贷后回访记录显示:一切经营正常,无异常现象。

  “建行把不符合贷款条件的沣和玉珠食品安插在助保贷入池企业中,故意授意信贷主管降低贷款前期实地考察条件、贷前审查、贷中调查以及贷后检查等审批流程,并提前5个月扣划了助保金池其他企业的保证金,用于归还孙梅珠企业在建行的贷款。”作为受牵连破产的企业之一,淄博万福鑫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法人刘云认为,种种迹象表明,“助保贷事件”实际是建行内部人员与不良企业沣和玉珠食品及汇合担保总经理王亮内外勾结并精心设计的一场“骗局”,而自己的企业不幸中招。

  刘云介绍,这场“骗局”的根源还要追溯到2012年,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推出的“助保贷”业务首次在淄博落地实施。据了解,这一业务旨在通过与政府的紧密合作,利用政府风险补偿金的杠杆效应,为缺少抵押担保的小微企业增信,并与企业缴纳的助保金共同组成“助保金池”共同作为风险缓释方式,“最终实现企业、政府和银行的三方共赢”。

  淄博市建设银行彼时对外宣称:各区县金融办已成立了助保贷管理办公室,且市建行已和各办公室签订了有关助保贷协议。2012-2013年,张店区共有18家企业分两批做为入池企业,参加了淄博建行与张店区金融办共同开展的助保贷业务,孙梅珠的沣和玉珠食品正是首批入池企业之一。

  2012年9月,经过淄博市建行及淄博张店区西七路支行前期的调查审核,分别确定沣和玉珠食品500万元、淄博久盛仓储服务有限公司500万元、淄博万福鑫化工设备有限公司500万元、山东海能铁塔制造有限公司500万元、淄博环亚钢球有限公司500万元、淄博锦脉工贸有限公司400万元、淄博旭格铝材有限公司300万元的贷款额度。七家企业作为首批入围企业,与建行西七路支行签订了联保联贷合同,放贷总额为3200万元,贷款期限为一年。但前提是,按照淄博市建行西七路支行的要求,上述企业必须缴纳贷款额的15%做为保证金,否则不予办理。

  贷款顺利发放,但好景不长,入池企业之一沣和玉珠食品于2013年5月突然东窗事发,贷款连续多月出现欠息。建行张店支行立即召集另外六家企业,阐明沣和玉珠食品贷款形成不良,并指出这一情况对这些企业续贷审批肯定会造成影响,因而希望动用这六家企业的保证金偿还沣和玉珠食品在淄博建行的贷款,本息共计506.8万元。作为代价,沣和玉珠食品法人孙梅珠须向另外几家企业打下欠条。

  迫于银行压力,多家企业分摊了沣和玉珠食品的债务,在拿到孙梅珠的欠条后,本是企业、政府、银行三方风险共担的助保贷也随之变了味,成了企业间的“私人债务恩怨”,这也为企业日后的破产埋下了伏笔。

  不过与此同时,其中一家企业——旭格铝材对建行的这一做法表示不服,拒绝在孙梅珠的欠条上签字,并拒绝偿还银行本金。淄博建行张店支行随即将该企业起诉至张店区人民法院,并连带追加另外五家企业作为被告。如此一来,六家原本资质优良的企业全部出现不良,自此便无法在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受资金链断裂的影响,六家企业经营困难,濒临破产。

  让六家企业感到蹊跷和不解的是,他们为一家空壳企业填补了500万贷款的“坑”,自己却一夜之间沦为不良企业。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六家企业感到十分错愕。通过梳理,他们又发觉整个事件前后存在诸多猫腻。

  除刘云之外,多位涉事企业负责人纷纷质疑,之所以将没有任何效益、停产数月、涉及多起民间借贷案的“内鬼”企业纳入当地首批助保贷扶持企业,其目的就是瞄准了企业所缴纳的15%的助保金。后果是企业不仅在经济上受到损失,而且信用受损最终导致陷入破产境地。

  监管部门:“内外勾结”一说查无实据

  事件发生后,尽管省、市银监部门及时介入调查,指出建行淄博分行确实存在贷前调查不认真、贷后检查不严谨、贷款资金被挪用等问题,且对淄博建行张店支行做出了相应处罚,但基于已有的证据,并不认为建行工作人员存在“内外勾结”,帮助孙梅珠的空壳企业骗取贷款的问题。

  2014年12月,淄博市银监局接到举报后,对“助保贷”事件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承认相关举报问题属实。2015年6月,在淄博市银监局下达的行政处罚决议书中,明确了淄博市建行张店区支行存在“未对企业账户查封问题进行风险预警,对问题贷款未催收,未按规定程序办理代偿和债务追偿手续,人为延缓授信风险暴露,员工参与民间借贷,利用员工账户过渡客户资金”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对此,淄博银监局对淄博建行张店支行处以20万元罚款。

  “助保贷事件”至此告一段落,但对于刘云反映的“内外勾结”一说,以及如何赔偿企业的损失,相关部门并未提出明确意见。山东省银监局出具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2017年26号)显示,“限于我局职责权限范围,我局已将该问题转给建行山东省分行监察部进行核查。从其反馈的核查结果看,建行山东省分行监察部核查结论是‘查无实据’。对于刘某帮孙梅珠骗取贷款的问题,限于我局职责权限,建议向有关部门反映或通过司法渠道解决。”

  建行山东省分行相关人士此前也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希望涉事企业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寻求解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