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蓝色光标陷劳资纠纷 6年人员成本增逾10倍

2018-03-26 22:05:29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蓝色光标陷劳资纠纷 6年人员成本增逾10倍

  近期,蓝色光标职工被辞纠纷一事引发热议。3·15的前一日,蓝色光标被辞职工于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标题为《蓝色光标,所谓亚洲最大公关公司,如此坑害老职工,良心真的不会痛吗?》一文,在3·15这个时点,迅速引爆舆论。此后上述职工道歉,风波暂时平息。不过不久后,事件再起波澜。

  3月23日,蓝色光标被辞职工再度发声称,公司故意抹黑其形象。蓝色光标23日晚间称,职工爆料与事实严重不符。对公司上述说法,24日,该职工称将提起劳动仲裁与民事诉讼。

  记者梳理蓝色光标年报发现,2016年,蓝色光标职工数量为6758人。但是,近期蓝色光标官方公众号发布声明称,截至2018年2月28日,蓝色光标共有职工约6000人。这意味着去年以来,该公司职工或流失了约12%。

  根据蓝色光标声明,2018年1月-2月份公司总离职人数315人,经招聘等上岗新进职工人数281人,不存在所谓的大规模裁员行为。

  记者注意到,其2017年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增收不增利,根据业绩快报,其2017年度利润总额下滑6成。在此之前的2011年到2016年,除了2015年度,该公司扣非净利润保持了高增长。

  记者注意到,2011年到2016年,连续多年大手笔收购令其营收每年增长都超过了30%,员工人数和人员成本也大幅增长,人员成本增逾10倍。不过其所收购的标的也存在未完成业绩承诺情况。到了2017年半年报中,蓝色光标在提示风险时表示,公司收购形成了商誉余额较高风险。

  2017年利润总额下滑6成

  3月14日,蓝色光标被辞职工于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标题为《蓝色光标,所谓亚洲最大公关公司,如此坑害老职工,良心真的不会痛吗?》一文,称去年以来,蓝标进行了大裁员,很多业务组进行了调整。蓝色光标不仅不给被裁职工赔偿金,反而以违纪为由开除职工相威胁,希望职工主动离职。

  当日,这篇文章在不少人朋友圈“疯传”。但仅过了一天,当事职工就再度发文并澄清致歉,称文章中提到的蓝色光标大裁员和高层内斗等描述与事实不符,就这些内容向蓝色光标公司道歉。

  与此同时,蓝色光标官方公众号发布声明称,截至2018年2月28日,蓝色光标共有职工约6000人,2018年1月-2月份总离职人数315人,经招聘等上岗新进职工人数281人,不存在文章所谓的大规模裁员行为。

  事情短暂平静了几日后,3月23日、24日,蓝色光标被辞职工又在个人微信公众号表态称,将提起民事诉讼。

  蓝色光标成立于1996年,是不少人眼中的“亚洲最大公关公司”。

  过去一年,即2017年,蓝色光标的经营数据显示,公司利润下滑明显。

  据蓝色光标业绩快报,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度,蓝色光标营业总收入上涨23.81%至152.5亿元,但公司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都出现了同比下滑,其中营业利润2.7亿元,同比下降59.25%,利润总额3.2亿元,同比下降60.33%。与此同时,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也由上年同期的13.09%下滑到3.63%。

  对于利润下滑,蓝色光标解释说,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性收益及营业外收入等非经常性损益利润较上年同期同比大幅下降。同时,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公司本期确认汇兑损失,导致相较上年同期财务费用大幅上升。公司管理层已经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减少外汇风险敞口,规避由于汇率波动所带来的影响。

  此前,蓝色光标的业绩大部分年份表现较为良好。2011年到2016年,在营业收入方面,蓝色光标每年增幅都在30%以上(2017年度增幅下滑至23.81%),而在扣非净利润方面,除了2015年下滑外,这期间的其他年份扣非净利润也保持了高增长(增幅40%以上)。

  大举收购,几十亿商誉余额存减值风险

  在公司不断增长的营收背后,是蓝色光标大手笔收购。在2016年度年报中,蓝色光标表示,上市7年来,蓝色光标通过并购快速扩张,收入增长40倍,终于由一家公共关系公司发展成为一家大型传播集团。2016年蓝色光标超过120亿的收入中,源自上市前公共系业务的收入大约占比1/4,其余90亿均来自于并购。

  2011年5月,蓝色光标收购北京思恩客广告有限公司;2011年7月,公司收购北京美久互动广告有限公司;2011年9月,公司收购精准阳光(北京)传媒广告有限公司。其中,思恩客主要从事网络游戏领域广告推广,美久互动主要从事综合类互联网广告业务,精准阳光主要从事城市户外广告业务。

  此后的2012年和2013年,蓝色光标买下大型综合类广告公司今久广告和电视广告公司博杰广告,支付交易对价分别为4.35亿元和17.80亿元。还有媒体不完全统计,2014年,蓝色光标通过增资或者并购等方式对30家相关公司进行了投资并购。

  蓝色光标并购的脚步并没有停下,并有意向数据科技公司转型。今年3月14日,蓝色光标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将以自有资金1.5亿元,通过增资方式取得考拉科技旗下深圳众赢25%股权。而深圳众赢正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对互联网用户进行信用评估、风险控制、反欺诈等能力。

  不过,“大规模”收购也并非没有后遗症。蓝色光标于2013年收购的广告公司博杰广告,在2015年净利润为9480.03万元,未能完成2015年度业绩承诺,按照相关协议,曾在博杰广告任职的李芃应向蓝色光标补偿2870.22万份股份,博萌投资应向蓝色光标补充229.33万份股份,总共合计约3099.55万份股份,但李芃不认可上述补偿议案,蓝色光标将李芃告上法庭。

  在2017年半年报中,蓝色光标在提示风险时表示,公司收购形成了商誉余额较高风险。称本报告期末商誉余额为46.72亿元,公司通过整合协同各项资源优势等措施,保障并购子公司稳健发展,将商誉对公司未来业绩影响程度及风险逐步降低。

  在2016年末,蓝色光标就曾提示,公司商誉46.85亿元。如未来通过合并吸收的有关子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且无扭转希望,可能出现计提商誉减值的风险,从而影响公司当期损益。

  6年间员工人数增8倍,人员成本增超10倍

  大举并购营收大增的同时,公司员工人数飞速增长。

  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在册员工743人。根据年报显示,2011年末,蓝色光标职工1499人,2012年末,蓝色光标职工2206人,2013年末,蓝色光标职工2813人,2014年末,职工人数为4123人,2015年末,职工数量增长至5597人,2016年末,蓝色光标领取薪酬的员工数量为6758人。6年增长了8.09倍。

  与此同时,2010年度,包含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中的人员成本(工资奖金补贴+社会保险费+离职补偿金+福利费)合计为1.02亿元,而到了2016年度,包含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中的人员成本合计为12.1亿元,6年增长了约10.86倍。

  近期蓝色光标官方公众号发布声明称,截至2018年2月28日,蓝色光标共有职工约6000人。这一数据与2016年年报中披露的6758人相比少了将近800人。

  根据蓝色光标声明,2018年1月-2月份公司总离职人数315人,经招聘等上岗新进职工人数281人,不存在所谓的大规模裁员行为。

  3月25日,记者在看准网发现,多位职工称蓝色光标工作强度大,加班十分频繁,偶尔需要通宵工作,有职工表示理解,称“广告行业都是这样的工作节奏”,也有职工称“不少人因工作强度巨大而离职”。

  新京报记者 林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