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评论:烟花爆竹光“退”还不够 提质靠技术也要成艺术

2018-02-26 10:54:48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烟花爆竹,光“退”还不够(各抒己见)

丁怡婷

今年春节,“东家西家爆竹声”的景象更少了。北京五环内禁放烟花爆竹,许可烟花爆竹零售网点同比下降82.97%;天津外环线以内地区一律禁放;不少三四线城市也加入禁限放队伍……

与此同时,烟花爆竹行业整顿持续进行。2017年新增河南、甘肃两省退出烟花爆竹生产,退出生产省份全国已有19个。主产区之一的湖南两年来累计退出烟花爆竹生产企业1100多家,至去年底,全国生产企业总数已减至2500家以内。

 
 

 

烟花爆竹落后不安全产能有序退出,燃放受到适度限制,安全事故少了,噪音小了,空气更清新了,是件好事。但另一方面,一些烟花爆竹企业的日子更加不好过,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近几年烟花爆竹国内销售额估计减少20%—30%。

烟花爆竹行业是否就此陷入困境?客观而言,前些年“开厂就赚钱,生产不愁卖”的盛况难再有,但传承千年的民俗传统短期内较难消失,市场需求依然存在。活路有,但活法不再是盲目扩张、低价竞争。想要爬坡过坎,烟花爆竹企业有序退还要巧提质,谁提得早、提得好,就有可能抢得先机。

安全环保是关键。“高危”“污染”是遏制烟花爆竹发展的两大争议点。目前烟花爆竹生产工厂化、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依然较低,关键涉药环节基本实现人机分离、人药分离是保障本质安全的手段之一。笔者采访过的一家爆竹生产企业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后,插引可由原来的20人减少至3人,在线药量从5千克降低到0.8千克以下,企业负责人说得好,“投入高些,不用那么担惊受怕”。

改进生产原材料和技艺,研发微烟、无硫、无味、少残渣的环保产品,让烟花爆竹不再是“会呼吸的痛”。今年就有企业推出新型组合烟花,升空高度可达10米,但不会在空中炸开,也不会形成浓雾,价格也不比传统组合烟花贵。多生产一些性价比高、叫好又叫座的环保烟花,是企业的升级路径之一。

细分市场获一杯羹。目前市场上比较多的是大组合烟花,普遍追求“更大、更响”的效果,玩具烟花等小产品受人工成本占比较高、利润空间低等因素影响,一些企业往往选择放弃生产或者偷工减料。但实际上这类小产品安全性相对较高,随着安全环保意识提升,有的地方还禁售组合类烟花品种,小产品的市场潜力可期。目前玩具烟花的消费主群体是伴随各种新科技长大的“00后”“10后”,他们对于时尚、趣味的需求,与玩具烟花滞后的现状存在一定矛盾。企业如果能顺应新需求,开发出安全环保又有创意的新产品,同样有望在行业洗牌中拥有主动权。

烟花爆竹提质,靠技术也要成艺术。作为传统文化产业,提升产品文化附加值是优化升级新思路。比如有的烟花爆竹企业搭上影视、动漫“快车”,打造传统烟花文化与现代流行元素相结合的文化产品;有的企业针对求婚、生日等场景,结合声光艺术等进行个性化微焰火编排,从利润空间较低的单纯“烟花制造”向文化附加值高的烟花创意产业转型。

不再以量取胜,既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又加速推动优化升级,打破“散乱小”格局,传承千年的民俗才能走得又稳又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