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城市人口大变局:京沪向左广深向右 二线城市抢人大战

2018-01-27 13:53:26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最近,人口形势颇受关注。

  继“2017年全国出生人口不升反降”被曝出之后,京沪又传来消息,这两大城市,2017年常住人口同时下降,为1978年以来首次。

  北京: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

  上海: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418.3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7万人。

  同为超级大都市,京沪人口为何同步减少?这意味着什么?

  140年来首次,京沪人口为何同步下降?

  京沪人口同时下降,显然不是因为这两大都市失去了吸引力,而是限制城市人口规模的政策所致。

  根据此前的规划,到2020年,北京的常住人口将控制在2300万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上海更是规划到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左右。

  目前,两地的统计人口分别达到2172万和2418万,北京在未来数十年仅有100多万的人口增长空间,而上海只剩不到100万,人口管控的压力可见一斑。

  城市人口大变局:京沪向左,广深向右,二线城市上演抢人大战

  为此,北京在几年前就明确提出“以业控人”的说法。一边是在疏解首都功能的目标下,一些产业和批发市场外迁,由此导致就业人口外流,另一边则拆除街边店,治理群租房,清理地下室和城中村,让底层人群不得不离开大城市。

  上海也是如此。过去鼓励社区拆墙开店,现在则开始砌墙封店;过去可以容忍群租房,现在则要全面拆除隔断。同时,近年来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迁,就业人口随之转移。

  2大城市严控,广深为何还在增长?

  与京沪相比,广深却完全不同。

  2016年,广深两地的人口增量都超过了50。数据显示,2016年广州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1400万人,达1404万人,比2015年末增加了54.24万人,增量居四大一线城市之首。而深圳常住人口达到1190万人较上一年增加53.0万人。

  京沪严控人口,广深为何还能增加?

  一方面,虽然广深也有限制超大城市人口规模的政治压力,但这两地常住人口离规划人口还有很长距离。比如广州2020年规划人口1800万人,而目前统计人口只有1400万,深圳2020年规划人口是1480万人,目前统计人口还不到1200万。

  另一方面,作为一线城市,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就业覆盖面,都非二三线城市可比,广深仍然拥有极其强大的吸引力。加上出于人才竞争的考虑,广深不约而同地放松落户限制、拓宽落户通道,甚至出台补贴政策,吸引人才就业。

  这是2017年全国各大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排名:

  城市人口大变局:京沪向左,广深向右,二线城市上演抢人大战

  有人说,高房价是导致京沪人口负增长的关键因素。其实不然,同为高房价城市,深圳2016年人口大增50多万,可见高房价并非决定性因素,大城市的生活压力固然导致不少人逃离,但逃离的力量远远比不上产业资源的吸引力。其实,看看北京上海户口在地下市场的卖价,就明白了。

  3送钱送房送户口:二线城市开启抢人大战

  时间进入2017年,二三线城市纷纷进入“抢人大战”。

  杭州硕士生就业一次性奖励2-3万元,郑州则对本科以上毕业的首次购房者发放2-10万元的补贴;

  武汉面向所有大学生毕业落户,郑州将这一范围扩展到中专生;

  长沙向包括大专毕业生在内的人才放松限购政策,武汉甚至喊出“让大学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房子”的口号。

  送钱送房送户口,二线城市的抢人大战越来越白热化。

  城市人口大变局:京沪向左,广深向右,二线城市上演抢人大战

  不论“抢人大战”背后是否有搅热楼市的考虑,这充分说明,各地已经意识到人口(不仅仅是人才)的重要性,试图以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各种人才就业落户。

  无论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对于人口的需要,还是新常态下新兴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正面临产业格局之变的二线城市,如果不能抓住这一大趋势,势必在城市竞争中处于劣势。

  当然,无论是给钱给户口还是给房子,都没有独占性,成为不了独特的区域优势。武汉给,长沙给,成都也给,合肥郑州也可以给,最终大家还是回到同样的起点。

  换句话说,各种优惠政策只是锦上添花,真正有说服力的,恐怕还是经济基本面、产业优势、就业前景、生活多样性和法治环境这些基础性的东西。

  4京沪向左,广深向右,二线城市来者不拒

  人口流动的大趋势,或许将改写中国未来的城市格局。

  京沪向左,对于人口流入的控制,虽然短期内不改其城市吸引力,但对于长期的增长并没有太多好处。大量基层劳动力的被迫离开,势必抬升整个城市的生活成本;而人口总量的严格控制,在长期内也会降低房价的安全边际。

  广深向右,一线城市对于外来人口的宽松限制,让这两个城市的吸引力与日俱增。经济基本面加上产业竞争的良好基础,再叠加人才政策与人口政策的优势,让广深拥有更多的可塑性空间。尤其是广州,无论是房价还是土地资源储备,较其他一线城市都相对宽松,这将为其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线城市来者不拒,对于这些城市来说,抢人大战只是一时的鸡血式刺激,能否吸收从京沪回流的人口,还要看能否拿得出干货。事实上,经过这一波房价暴涨,二三线城市的成本压力并不小,如果产业竞争力与营商环境不能同步提升,那么效果想必也会十分有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