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热捧背后其实盈利艰难 无人货架“风口”何时停歇?

2018-01-05 16:24:12 信息来源:中新经纬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中新经纬客户端1月5日电(黄昂瑾 常涛)“我每天会来买两三次,在这里买早餐一般会有满减活动……”中关村创业公社B层,某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小葛指着面前的一排无人货架告诉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

从2017年夏天开始,无人货架从北京、上海等地向全国蔓延,写字楼、社区、地铁站,它的身影随处可见,遍地开花。一时间,无人货架处在了风口之上,而繁荣景象背后,则是资本的热捧。

据媒体统计,目前市场上至少有超过50个“玩家”入场,去年8月集中融资,三个月内已经涌入的资金至少超过30亿元人民币。入局无人货架的资本方既有阿里、腾讯、京东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也有IDG、经纬创投、联想创投这样的知名投资公司。

资本加持 疯狂扩张

作为入局较早的小e微店,其早在2015年6月就完成了天使轮融资,去年10月,小e微店完成了B轮融资,融资金额达2亿元人民币。

此后,果小美、番茄便利、猩便利、七只考拉等创业公司也纷纷入局无人货架,并多次公布了融资进展。

通过原有业务的延展进入无人货架的则有新零售领域的独角兽便利蜂、盒马鲜生,生鲜电商领域的每日优鲜便利购、易果投资的哈米科技,以及从外卖市场切入的饿了么NOW。

与此同时,各互联网巨头也从去年中下旬开始加速布局无人货架。去年9月,盒马鲜生宣布入局无人货架;12月中旬,阿里巴巴与美的共同推出无人货架小卖柜;还有京东到家智能柜、顺丰丰e足食等等。

除需具备强大的吸金能力外,各家目前主要的竞争压力来自于点位的竞争。小e微店定位为只布局百人以上规模的公司,已覆盖网易、搜狐、滴滴、凤凰网、美的、TCL等中大型公司。

便利蜂在近日宣布,已在全国范围内完成2.5万个无人货架的投放,目前其投放能力已升级到每周2万个,到春节前预计完成50万个货架投放。该公司内部人士强调,近期超过半数货架投放在100人以上企业。

而七只考拉和每日优鲜便利购则均定位只入驻 50 人以上的企业。截至2017年9月,七只考拉在北京一个城市入驻3000多家公司,摆放近5000个货架;截至12月,每日优鲜则已覆盖全国10个城市的18000个点位。

货损、运维难、盈利困难 无人货架命运几何

无人货架与此前引爆资本圈的共享经济产物有不少类似点:同样不乏巨头资本追捧,同样不分企业大小入局。然而,观察风口过后的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等行业,不禁要问的是,此次风口过后,无人货架的未来如何?

无人货架 中新经纬 黄昂瑾摄

针对各家无人货架运营的实际情况,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实地走访了创业公社中关村国际创客中心。

在创业公社的公共区域,每一个摆放无人货架的位置都会有一个吊牌,对无人售卖区进行编号。猩便利和每日优鲜便利购的货架、冰柜,以及咖啡、鲜椰和盒饭的“自助售卖机”不规则地组合摆放在各个无人售卖区。

据创业公社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入驻的无人货架和“自助贩售机”企业,和其他租用办公间的商户一样,需要提供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并缴纳一定租金。创业公社还将对货架用电量、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进行核查。而货架的维修、管理及货物补充等则由货架企业自行负责。

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在一台鲜椰自助售卖机看到,货柜内已没有鲜椰,货柜电源呈关闭状态。其旁边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创业者翁先生说,“这里的鲜椰多被我们公司的同事买了,不过已经很多天没人来补货了。”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助理分析师余思敏对此表示,无人货架需要的人工服务明显少于传统零售,但随着网点数量的扩大,运维的难度增加,为了达到较高的补货速度,补货人员的数量增加的确会带来更高的运维成本,加之高盗损率,盈利的难度也将进一步提高。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未来新技术例如自动化补货、监控系统的加入也会相应的减少在人工方面的成本。

针对无人货架未来能否实现盈利,余思敏认为,“无人货架这种模式的盈利能力还是有的,但是大多数的无人货架还是处于烧钱的状态。”他指出,货物损坏率高、SKU少、行业竞争激烈,这些问题都导致了现在的无人货架行业盈利很难。“目前无人货架行业的前景不太理想,即使有企业能够生存下去,也是那些背靠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无人货架企业。”

近期资本的动向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余思敏的判断。从生鲜电商领域切入的每日优鲜便利购,获得了腾讯、鼎辉领投的A+B轮融资,哈米科技则获得了来自易果生鲜的战略投资。反观仅做无人货架业务的创业公司,近期没有一家宣布新的融资消息。

不过,余思敏同时表示,无人货架很好的开发了办公室零售市场的空白,未来如何盈利依赖于之后无人货架的运营模式,尤其对于拥有庞大的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的企业来说,只要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及时调整策略顺应变化,就不会轻易倒下。(中新经纬APP)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