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经济观察:政府财政在中越边境催生脱贫故事

2017-12-30 11:13:15 信息来源:中新社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中新社昆明12月30日电 题:政府财政在中越边境催生脱贫故事

中新社记者 赵建华

2017年,中国脱贫攻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年度减贫任务将超额完成,贫困人口将再减少1000万人以上。从中央到地方,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等各种脱贫措施共同发力。

近日召开的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介绍,2017年中国产业扶贫新业态发展迅速,电商扶贫带动274万贫困户增收。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突破1400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中央财政资金较上年增长30%,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比上年增长22%。

在政府财政支持下,一个又一个的脱贫故事正在中国上演,地处中越边境的云南文山也不例外。

资料图:在云南文山三七国际交易中心内三七交易火爆。任东 摄

名贵药材助脱贫

从文山市政府所在地出发,汽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后,在一个叫杜孟上寨的地方,记者见到了王麟猛。他身后的200亩山地里,种满了一种叫作三七的名贵药材。三七是云南白药的重要成分,近年售价颇高,其收益远远超过在贫瘠山地上种植农作物。拥有独特地理气候条件的文山,三七产量、质量、产值均为中国第一。

“我家几辈人都在种植三七”,拥有20多年种植经验的王麟猛介绍说,三七虽贵,但有个致命的弱点,不能像小麦、稻谷、玉米那样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不少百姓要间隔十多年甚至二三十年才敢在同一块土地上再次种植三七,生怕还未收获,它就烂死在地里。

为了攻破三七连种难关,王麟猛从2012年至今已投入600万元,期间获得40万元政府财政资金支持。经过多年摸索,已有斩获,连种后的三七长势尚可。附近百姓见状,不断有人与王麟猛合作,或向其租出自家土地或者前往做工。其中的2户贫困百姓,每年可获得6万元薪酬。

在文山,2017年三七种植面积达到11.65万亩。其中,包括268户贫困百姓种植的276亩,带动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386元。

电商扶贫效果显

离开种植三七的山地,在平坝镇记者见到了一个叫杨正跃的当地人。先天身残的他,正与河南商人商谈出售生姜的生意。从事电子商务之前,靠种菜谋生的他每月收入三四百元。

去年,在当地政府帮助下,他加入到电商行列。除了生姜,他还借助网络出售三七、李子等当地特产,也会向当地人出售从外地运来的米、粮、农药以及日常生活用品。

2017年,杨正跃月销售额10万元,月收入近4000元,帮助带动贫困户120余户,占当地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户均增收近9000元。

电商在文山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虽处边疆,文山2017年“双十一”县域网络零售额达1.2亿元,名列100个国家级贫困县电商销售数据第二位。

文山市市长龚卿介绍说,这些数据的背后,有着2000万元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中央专项资金和市级财政配套的1000万元资金投入。这些投入,撬动了超过1亿元的社会资金投入电商领域,增强了县域电商的发展后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