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日本“华西村”:家庭年均纯收入约20万人民币

2016-05-31 13:34:14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189209036

 

居民在直贩所里选购农产品。

艾森网消息:5月29日,日本大分县日田市的大山町,被雨雾笼罩。这里山清水秀,散布田间的农舍极具中国古代建筑风味。其实大山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相当于我国的一个乡镇,但其闻名日本乃至全世界,它就是“一村一品”的元祖(意为发源地、创始人),素有日本“华西村”之称。

曾是“日本的原始村落”

《重庆晨报》报道,大山町农业协同组合金融事业部部长三笘日出喜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三笘介绍说,大山町与重庆大多数农村地型相近,多丘陵,最高海拔600多米,耕地面积少。大山町约2900人,人均土地约1200平方米(1.8亩),均为梯田。实行一村一品前,这里是日本有名的贫困地区。

三笘称,日本在五十年代经济开始高速发展,但此地一直摘不掉贫困帽子。村民之间的生活用品实行的是“物物交换”,粮食三分之一用来自食,三分之二用来交换,像原始村落。于是,男性大多外出打工,留下老弱病残、妇女儿童在村中继续劳作,日本称为“三匠农业”(因日语中“爷爷”、“婆婆”、“妈妈”的日语发音中都有“匠”音)。

一村一品运动让这里成“明星村”

不过,村民们也在积极思索如何脱贫致富,那些思想先进的年轻人开始有意识地外出考察调研,他们率先总结出了放弃种植传统的农作物水稻,将眼光放在经济作物上,提高出产物价植的思路,“这也是中国人常讲的因地制宜。”

1961年,大分县知事平松守彦发起了“一村一品”运动,这与大山町的思路不谋而合,于是结合前期调研,大山町最终确定下一个名叫“NPC”的方针,即:N为新品种;P为乌梅;C为板栗。大山町的村民每户出钱,成立了“农业协同组合”,由村民选举出第一任组合长,名叫矢幡治美。

矢幡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变生活环境,将农户家圈养牛马的习惯抛弃。接着号召村民废除传统的农耕方式,每家每户除保留够种自家粮食用的土地外,其余土地全部用来种植乌梅、板栗。矢幡还请求村里年老的长辈不要插手一村一品方针,让他带领年轻人闯一闯。

接下来,矢幡带着村里的一帮年轻人到以色列、韩国、中国及东南亚转了一圈,完成了两个任务:学习先进经验、开拓眼界。回日本后,大山町开始栽种乌梅和板栗。他们甚至提出了响亮的口号:种乌梅,种板栗,我们要去夏威夷!

到了1968年,矢幡治美组合长带着二三十个村民代表奔赴夏威夷,实现了梦想。这在当时引起震动。

富裕程度超过日本其他农民

在一村一品发展的过程中,大山町其实也在进行农产品种植的结构调整,板栗效益不明显,目前已基本淘汰,乌梅留下来了。增加了各种菇类,金针菇、平菇、滑菇等已成大山町的支柱。

现在,大山町早已不局限于种植层面,除种植外,他们发展加工业,将农产品深加工,形成一种“六级产业”,即:1.农业,2.加工业,3.流通贩卖。1乘2乘3即是6。

去年,大山町的农作物仅直接贩卖的收入就达到了17亿日元(合人民币1.0115亿),加工类以及商家订购等类型的销售另计。全町共有900户家庭,年平均纯收入在350万日元(合人民币20余万元)。远高于目前日本农民家庭170万日元的收入。

如今,大山町每年都会组织村民外出旅游,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乌梅大赛,日本政要演艺界人士均会参加,场面宏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