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长实地产6亿回购股票 李嘉诚来抄底港股了?

2016-03-23 14:17:59 信息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从理论上来说,公司对自身股票进行回购大致有三种可能:股价被低估;看好公司未来的经营与发展;公司现金充裕。李嘉诚是哪一种?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港股市场再次迎来大手笔回购,这次出手的是“李超人”旗下的长实地产(01113,HK)。仅仅3天时间,长实地产已经连续两次大手笔回购公司股份,耗资超过6亿港元。

一般来说,公司回购股份的原因,不外乎是股价低估、看好公司发展或者现金流充裕,而对于李超人来说,似乎都可以成为理由。

单日回购金额达近期之最

长实地产近两日连续发布回购公告,3月18日,长实地产回购了1152.5万股自家股票,耗资5.36亿港元,回购价格在每股45.85至46.90港元之间;3月21日,长实地产再次耗资9628万港元,回购了201万股股票,回购价格在每股47至48.5港元之间,两次回购的股份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0.35%。

这是李嘉诚对旗下资产完成“世纪重组”以来,长实地产首次大手笔回购股份。两次回购仅间隔3天,且回购金额共计超过6亿港元,这在近期港股市场上颇为罕见。

从理论上来说,公司对自身股票进行回购大致有三种可能:股价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性;看好公司未来的经营与发展;公司拥有充裕的现金流。那么对于李嘉诚来说,是哪种可能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5年5月,长实地产的前身——长江和记实业发布了股东周年大会通告,称公司根据购回股份建议,获准“购回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10%”的股份。

10%的数字只是一个授权,但如果长江实业“来真的”,最终回购金额接近上限的话,将耗资近200亿港元。而在回购方案发出日期之前的6个月,公司并未回购公司股份。也就是说,这是李嘉诚旗下公司一年半来首次进行回购。

至于回购的原因,公司称,购回股份可提高公司资产净值以及每股盈利,但回购时机要视市场情况及融资安排而定。

显然,长实地产认为,回购的时机到了。

回购和牛市无必然联系?

自2015年6月份完成重组,长实地产在港股主板挂牌以来,股价就节节下挫。进入2016年1月,公司股价创下38.2港元的历史新低,较2015年6月最高时的77.55港元,已经腰斩。直到进入3月份,股价才开始逐渐回升。

在回购前的3月17日,长实地产报收47.95港元,较1月时的最低价高出25%。但长实地产选择了此时开始回购公司股份,显然,其并不介意股价是否处在最低点。

一个有意思的猜想是:在这个时间点,李超人旗下公司开始回购自家股票了,这是否说明,李嘉诚认为港股底部已经确认?

国元证券分析师张浩涵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长实地产回购其股票,首先说明公司认为股价被低估了。“从估值来看,目前长实地产市盈率在11倍左右,市净率在0.73倍左右,确实有吸引力。从其近10年的分红派息历史看,2006年至今,长实地产累计实现净利润341.81亿港元,累计现金分红达54亿多港元,分红率高达15.81%,这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确实是个不错的标的。”

有分析称,历史上港股公司开始集中大规模回购自家股票的年度,比如在2008年、2011年及2013年,其后港股市场都迎来了上涨。那么,李超人公司的动作,是否会给筑底加一块砖?

张浩涵表示,长实地产回购股票,和港股牛市没有必然联系。“但目前港股整体市盈率10.55倍、市净率0.94倍的估值,确实处于在历史可比的低位区间,未来如果内外部因素向好,那么随着市场预期的转变港股将有较大上升空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