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下调逆回购利率 央行想传递出什么信号?

2019-11-19 17:59:0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央行在继下调MLF利率之后,今日又通过逆回购降息。18日央行重启并开展1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下调5个基点至2.5%,是四年多以来首次下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

前一工作日(15日),央行意外开展了2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再前一次操作(5日),下调操作利率5个基点。

受此影响,A股市场低开后拉升,上证指数重上2900点,截至收盘报2909.20点。债券市场的10年期国债也应声大涨。

就在稍早之前,央行刚刚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指出,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下降是金融机构平均边际资金成本降低的体现,有助于推动降低企业实际贷款利率,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并指出,此举促进市场风险偏好上升,提振了信心。

而我们认为,如果之前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下调MLF利率,是为了引导中长期LPR利率下行的话,这次央行下调了7天逆回购(短期利率),就是为了引导短期的LPR利率下行。期限一长一短,意在引导LPR利率的全面下行。

既要降低实体经济中长期融资成本,还要在年底将货币政策适度放松,解决当前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和融资成本的问题。

那么,这次央行下调短期的逆回购利率究竟说明了啥?

第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央行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也早已打了预防针。

央行在今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将之前的“适时适度进行逆周期调节”调整为“加强逆周期调节”。这次央行下调逆回购利率,乃是自2018年3月22日以来逆回购利率首次下调,是央行加强逆周期调节的具体体现。

第二,国内通胀在不断上升,央行下调逆回购利率,是为打消市场预计货币政策将收紧担忧。

目前CPI是3.8%,而PPI仍为1.6%,结构性通胀明显。这主要是国内猪肉价格的大涨带动了物价上升。而整个反映实体经济的指标,如PPI、PMI、进出口贸易数据等都不理想。

为了实体经济能够较快复苏,央行只能通过暂时容忍通胀上升的办法,来继续助推实体经济上行。

第三,为金融机构减负,突出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目的。

自10月20日开始,LPR没有继续下行。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更显示,9月,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6%,反而比6月上升0.02个百分点。

为了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央行通过降低短期逆回购的利率,来引导LPR利率下行,再由LPR利率下行,来推动信贷利率的调降。

现在大家关心的是,央行未来是否会继续降息或降准呢?我们认为这种可能很大,但也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一方面,要看后面国内经济复苏的情况,如果明年初实体经济趋于稳定了,这次降低逆回购和MLF利率能够取得不错效果,那么央行就不会再降息。而如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央行还有继续降息的可能。

另一方面,国内通胀情况是否会继续恶化,尽管通胀抬头,央行还要降息,但在降息幅度上,还是比较克制的。

如果未来通胀下行,央行可能还会继续降息,而如果未来通胀持续上升,甚至超过4%之上,那央行降息进程会停止或有所收敛。

总之,央行这次在货币政策上不会“大水漫灌”,而现在央行主要是使用各种货币管理工具,走一步看一步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