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罗振宇需要新故事

2019-11-19 17:57:5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在上周播出的《奇葩说》中,罗振宇将自己战队唯一一张救命用的“在下不服卡”送给了本季美女学霸许吉如。

完全没有跟任何队员商量,依然要送人情,罗振宇的理由是:“奇葩说不能没有许吉如”。

“奇葩说缺了谁都不行,除了罗振宇老师”,辩手杨奇函亲自下场“锤”得罗老师很尴尬。

罗振宇需要新故事

罗振宇在《奇葩说》一次“失败”的返场

在这次的导师阵容中,罗振宇似乎是最不讨喜的那个,从节目一开始就被另外一位导师李诞扣上了“搞传销”的帽子。

罗振宇需要新故事

从2017年3月底,第四季他首次以导师身份登场,到今年10月底他重返《奇葩说》,舆论风向大变,曾经“有用的知识”变成了“中年人的保健品”,“罗辑思维”和“得到APP”也被指是《罗振宇的骗局》。

在《奇葩说》第六季最开始的心仪导师投票中,李诞最高17票,罗振宇垫底只有8票,选手的态度可见一斑,但后续过程中罗振宇的表现似乎也并没有“洗白”。

罗振宇需要新故事

第四期中,导师下场辩论,一直被吐槽才不配位的李诞贡献了《奇葩说》史上的神级辩论,用一段脱口秀式的辩论拆解对方论点。反观罗振宇,在与李诞的对垒中,这个向数百万甚至数千万人贩卖“知识与观点”的人,却乱了手脚。

在“假装浅薄”的李诞面前,“精英感”十足的罗振宇显得更不讨喜了。

罗振宇需要新故事

后续节目中,罗振宇的表现同样难以让观众买单,在关于“喜欢的工作总是996该不该辞职”的辩论中,身为老板的罗振宇抛出一句“你以为就你惨,老板也很惨”,惹恼了不少网友,“平时自诩知识分子的资本家,厚颜无耻地把996说成理所当然,冠冕堂皇的试图洗脑,简直是耍流氓”。

如果说辩论没帮到团队很有可能是观众缘差,可以理解。那么对于自作主张送出团队保命符,而让自己队员被直接淘汰失去求生机会的罗老师,我好想说一句:在下不服!

罗振宇为什么要来《奇葩说》?

罗振宇第一次来到《奇葩说》的舞台是2017年,当时正值“知识付费”的巅峰时期,他的形象依然是那个“知识的布道者”,他充分发挥了自己“打碎重建”的优势,将题目解构和回归到客观,这符合罗振宇的优势,也体现了“得到”等知识付费项目的气质——理性、实用主义。

对于仍然是新事物的“得到APP”而言,已经火到全中国的《奇葩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宣发机会,罗胖在节目中呈现的所有知识、所有魅力都是他作为“得到代言人”的“软广”。

罗振宇需要新故事

2018年,罗振宇没来,但是他派出得到APP另一大IP——薛兆丰。看似“没得感情”的经济学家却意外地与这档网综气质相合,在对辩题“奇葩星球新技术可以让全人类大脑一秒共享,你是否支持”进行“升维”解读后,薛兆丰迎来了“高光”时刻。

据百度指数数据,《奇葩说5》该期节目播出后的11月17日至18日两天,“薛兆丰”三字的搜索指数飙升至历史最高峰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912%,资讯指数则同比增长1130870%。

IP式人物对于得到APP来说几乎等同于所有0前面那个1,罗振宇本人对于得到而言更是绝对核心。我们截取了近三年得到APP的下载量曲线图发现,下载了每年都会在一个固定时间出现小高潮,甚至冲上全年最高,而这个“固定时间”是每年的元旦之后。

罗振宇需要新故事

图片来源:七麦数据

为什么过了一个新年大家突然都开始通过得到APP热爱学习了?其实和“新年”关系不大,让大家燃起学习之火的是每年都会爆款疯传的“罗振宇跨年演讲”。

我来试图再现一下这个情景:

在“新年新气象”这个节点,生活一成不变的你一下子听了一个知识点密集、振聋发聩的深度演讲,而这个演讲人还能告诉你“成功的路怎么走”。

一般人肯定会拜倒在罗胖的知识圣光下,而接近这种“圣光”最快捷的方式一定就是去他讲课的地方(xia)学(zai)习(APP)。

 

无论跨年演讲,还是《奇葩说》,抑或是其它什么综艺节目,对于罗振宇来说都是展示自己的机会,甚至比起跨年演讲,《奇葩说》的曝光时间更加长且稳定,受众群也更丰富。

只不过这一次,罗胖没表现好。

罗振宇的IPO之路,还差什么?

在经历过“知识付费”快速发展的2016与2017年后,罗振宇和得到迎来了舆论的挑战。曾经最大限度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的“知识付费”,如今的形象变成了“贩卖焦虑”、“大骗局”。

一些自媒体指出,罗振宇的模式不过是把“鸡汤陌生化”、“道理时尚化”,归根到底传递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被制造出来的“概念”。“以激发群体恐慌感吸引流量,以满足安全感和尊贵感促成交易,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跟权健做保健品大体一致”,媒体人孙旭阳在《年轻人迷信知识付费=老年人买权健?》一文中说得更不客气。

一时间在舆论博弈中,“知识付费”开始逐步与“贩卖焦虑”捆绑,罗振宇和他的“得到模式”遭遇着巨大的挑战。

同时,快速走上风口的知识付费行业也很快迎来了“收割期”。在亲眼目睹吴晓波资本化失利的情况下,罗振宇义无反顾地开启了自己的IPO之路。

10月15日由罗振宇创办的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思维造物)在北京证监局官网更新了最新的上市辅导信息情况。思维造物旗下的品牌项目包括罗辑思维、得到APP等。

罗振宇需要新故事

据天眼查,罗振宇持有思维造物30.35%的股份,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而由罗振宇持股69.57%的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杰黄罡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则是思维造物的第二大股东,持有股份比例为16.26%。

罗振宇需要新故事

想顺利走上“资本化道路”,得到需要更多可讲的故事,比如新的IP。

得到的确有不少IP,但随着时间的更迭,它不仅需要思考IP本身的生命力,同时也需要更多新的IP来吸引新的用户。

以薛兆丰为例,作为经济学领域头部IP,《薛兆丰的经济学课》是得到的拳头产品,但这么多年薛教授在这里却也只有这一门课,罗胖难道只打算借薛教授这个顶级IP“赚一次性钱”?

另一个例子是得到王牌IP——李翔,《李翔知识内参》是得到的第一个付费专栏,上线时获得了马云、柳传志等“大佬”的背书,费用为199元一年,订户数量达到过9.5万。

可内容生产这个体力活也不是有能力就能做得了。今年5月,连载三年的《李翔知识内参》停止更新,李翔宣布团队“退役”,接下来的时间和精力会放在“更整块和更系统的内容工作上”,“深入研究”一个领域和一个话题。他将自己的精力投入了新的付费项目《巨富之路》,但数据却远不如之前。老IP退役,新IP乏力。

归根到底,知识付费的售卖过程,卖得不是知识,而是IP。IP之所以为IP,靠得是大众认知度,它的养成需要曝光、流量,一旦完成IP的认证便可以投入新一轮的流量收割与再生,形成一个“流量的闭环”。

对于罗振宇来说,拥有夯实知识基础和高超表达能力的《奇葩说》明星选手其实是得到APP天然的IP源,他们通过《奇葩说》这个全民性的综艺节目完成IP的养成,然后在得到APP收割IP的剩余价值,一条顺畅的商业化道路就此走通。

这么看来,如果节目结束后罗胖真能带着明星选手去得到卖课,也不算一无所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