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泰禾副总裁陈宁:“院”系产品正在加快创新迭代

2019-11-11 19:10:3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始于院子,不止院子。曾经凭借“一套院子打天下”的泰禾,正在依据新的市场和时代需求,适时调整着自己的步伐。

起家于福州的泰禾,从三坊七巷中获取“深宅大院、坊巷合围”的美学灵感,又在北京皇城故宫中参透“天人合一、外王内圣”的建筑哲学,最终以识别度极高的新中式院子系产品,扎根北京,辐射全国。

有人说,泰禾的一砖一瓦、一木一池,都是故事。青石阶、柚木门、抱鼓石、影壁浮雕,泰禾将传统院落建筑文化完美复兴在全国22城的44座院子里,还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门头、院落、坊巷三大造院体系,分别体现了中式建筑文化的建筑观、园林观和邻里观,还原了一个又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生活场景,让更多人形成情感上的共鸣。

泰禾正在把这些经典的产品打造法全面详实地总结、思考并编修成册,形成自己的一套历史百科全书,让经典更好地传承下去。

与此同时,由于种种主动或被动的因素,一系列的后续研发正成为必然,也是泰禾当下积极努力的方向。那些空间异常舒朗的、完全接地气的、大树参天的中国院子,正逐渐成为市场上的稀缺甚至绝版资源,但同时,也会逐渐涌现出更多因地制宜、量身定制的创新型新产品。

泰禾“南人北相”的产品基因和同侪相比,有哪些鲜明特征?未来在北京这块先锋试验田里又将如何进化?就此,我们采访了泰禾集团(5.64 -2.59%,诊股)首席建筑师、副总裁陈宁,听他详解泰禾产品基因。

中式产品重在打造 和谐统一的东方意境

问:就新中式产品的设计和研发而言,目前北京房地产市场的整体格局和流行趋势是怎样的?请您大致描述一下。

答:随着国家实力越来越强大,文化自信越来越强了。我们对市场上的中高端精品项目做过整体调研,现在中式风格可以说是红遍大江南北,不分地域、不分省份,大家都在做,只是在做的过程中,会有一些细分。比如泰禾主要是以明清北方皇家风格为主,融创、绿城是以南方江浙风格为主,还有建发做的很多楼盘是汉唐风格。

问:与其他中式相比,泰禾产品有哪些不同?

答:泰禾做中式主要有两个特点:

第一,是完全创新的中式,不是照搬照抄中国传统古典的某一个构造、体系或形式,不是简单追求“形似”,更多追求的是“神似”。所以泰禾十大专利是以院墙、门头等景观体系为主,比如门钹、抱鼓石等等,都是泰禾的原创设计,是一种创新,不是简简单单照搬照抄。

第二,营造整体环境、场景和气势的和谐统一,没有刻意的拼凑和堆砌,打造的是一个统一、完整的东方意境。

这两方面让泰禾的中式产品更有价值感,不管你是专业还是非专业人士,只要一进到泰禾园区,就会被整个气氛所感染,会被那种风景所打动,对整个生活场景形成认可感。

譬如南京院子,从整个建筑形态,包括对园林、景观和水系的结合,会让你感受到过去的那种金陵盛景,再加上销售人员穿的都是旗袍,整个场景非常闭合和完美,符合金陵古城的味道和气韵,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的场景。中国人本身对东方文化是有共鸣的,进到我们自己的中式园林里,就会自然而然找到共鸣。

泰禾院子的传承与创新

问: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把泰禾这些经典的产品打造法很好地传承下去?

答:来泰禾以后才发现,中式建筑是很花时间的,不管是设计还是现场的打造。其实我们也尝试过一些项目的快速周转,但发现高周转模式可能真不太适合中式产品,因为中式强调的就是每一件、每一点都是手工工艺很细腻地打磨,就不是工厂化、快速化能出来的效果。为什么所有人去看中国院子都觉得很好,因为它不断地改造翻新,不断地在超越,是需要时间的积累。

最近黄其森董事长提出一个“新高周转”概念,就是在设计和建造上做到极致,把产品的优势和价值感发挥到最大,把品质做到最好,客户能够在最快时间接受,这其实也是一种高周转。

所以我们正在做一件事,泰禾积累了这么多年做院子的经验,但非常遗憾并没有全面详实地去总结、思考把它积累记录下来,就像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泰禾很多经典的做法,比如景观上的照壁、铺地、墙面的拼花等等,我们正在做这种产品沉淀和收集工作,有点像过去王洛宾去西北收集民歌。

这样未来在做一个中式产品时,它在哪个项目里出现过、尺度和主题是什么、图纸怎么样、施工单位是谁、甚至供货厂家是哪家、在制作过程中有哪些容易出现的问题等等,把这些一条一条梳理下来,然后编修成册,相当于泰禾自己的一个历史百科全书和指南,让经典更好地传承下去。

问:有人对泰禾的评价是“一套院子打天下”,您认可这种评价吗?

答:应该是两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一方面,作为一家房地产企业,用产品来定性企业,本身就说明这个企业对产品的重视以及市场对于这个产品的认可,说明产品给市场给大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个记忆点很重要,说明产品确实有比别人好的地方。另一方面,泰禾在院子上的投入度或者院子的知名度太高,可能就会影响其他的如叠拼、平层、公寓等产品的影响力,这也是这两年泰禾不断创新、不断研发和探索的动力,也是希望泰禾在院子之外,能够继续不断地推出让大家能够记得住、叫得响的产品。

客观上说,在建筑学界如何把中国古典建筑、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这是一个特别大和难的命题。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强度大、速度快、周转期比较短,成本等方面都要控制,做这件事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这也是我们现在后续一系列研发正在努力的一个方向。

创新既是主动也是被动

问:创新是否会伤害泰禾的固有品牌?

答:创新肯定是必要的,不管是从国家战略还是产业战略上都在提创新,这是不断的生命延续或者更新的必然过程。因为市场和需求在变化,如果你始终不变,肯定是有问题。

那么,这种创新的“尺度”要怎么掌握非常重要。比如在一些周期比较短的快销产品里,我建议还是采用传统经典产品,从设计到建造到最后的销售说辞,这样速度比较快。如果在一些相对要求更高的产品里,就要增加一些适度比例的创新内容,经过市场检验之后再把这些创新内容固化和沉淀下来,一步一步来。

我们要用80%的时间做20%的创新,用20%的时间做80%的复原,也就是标准化。把时间和精力的分配比例做好,才有利于企业整个产品的不断迭代。

问:在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哪些会被保留,哪些会被淡化?

答:所谓的“淡化”只是在一些形式和形制上的淡化,譬如要不要继续做比较浓烈的中式风格,是不是可以更简洁,跟现代元素结合更多一些。

这种创新和变化既有主动的因素也有被动的因素。随着低密度地块的减少,院子的感受和过去完全接地气、大树参天的中国院子肯定不能同日而语。另外在产品的选材上,以汉白玉为例,目前中国最大的汉白玉供货地是四川、湖南和北京房山,但这几个地方好的汉白玉原料基本快要枯竭了,那么未来是不是还要继续用大量的汉白玉?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来看,现在的人群以及未来的人群,他们对中式建筑的敏感度和共鸣会有多少?我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这种情况下,如何因势利导去做既有中国院子的感觉,又能够克服现有制约条件,这个就比较重要。所以这种转型和探索既是主动的,也是被迫的,是十分必要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