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千亿终极大“剁手”来了!

2019-11-10 22:25:3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春去冬来,阿里巴巴“回港”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近日,据多家国内外媒体报道,阿里巴巴将于下周“双11”之后寻求香港上市审批,拟募资100亿至150亿美元,目前正以美股“96折”的价格在香港市场询价。

如果一切顺利,阿里巴巴预计将于年内完成在港IPO,香港市场将迎来腾讯阿里互联网双巨头齐聚的时代。

阿里巴巴或于下周“回港”

香港经济日报报道称,有消息人士透露,阿里巴巴将于下周寻求香港上市审批,集资额为100亿至150亿美元,相当于780亿至1170亿港元,中金及瑞信担任上市保荐人。

据彭博报道,因信息未公开而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称,阿里巴巴计划于11月15日开始接受投资者认购,并在11月20日对发行定价。

知情人士还透露,阿里巴巴已增聘花旗集团、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加入其香港上市交易的销售队列,此外还邀请了几家中资银行。至少四家中国国有投资银行——农银国际、建银国际、工银国际、中银国际已被邀请担任初级角色。

对于阿里巴巴重返港股的消息,阿里巴巴官方此前回复不予置评。这是过去半年阿里巴巴对此类消息的统一答案。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日前也回应称,“是秘密就不能说”。

不过彭博援引上述知情人士的说法称,发行的时间和规模可能会因市场状况而改变。

希望利用“双11”销售业绩推进上市

今晚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狂欢节即将来临,而阿里巴巴选择下周回港,恰逢“双11”之后。这样的时间安排,只是巧合吗?

此前路透社在报道中强调,消息人士称,阿里巴巴计划在“双11”购物狂欢节后不久向港交所寻求上市许可,并可能在11月底或12月初上市。

11月9日外媒援引知情人士说法称,阿里巴巴正在筹备今年的“双11”,希望利用今年最大的销售日来激发人们对今年规模最大股票上市计划之一的兴趣,它将利用11日预期的创纪录销售业绩,推进在香港举行的上市听证会。

2018年,阿里平台“双11”当天销售总额达到2135亿元,这是10年来阿里“双11”日销售额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而不久前阿里巴巴营销平台总经理家洛表示,今年“双11”将达到“高光时刻”,预计访问量和交易额都将达到历史最高。

上述知情人士称,上市听证会获得成功,是阿里巴巴在香港证交所首次公开募股的先决条件,这笔交易最早可能在本周末定价。

正以美股价格“96折”询价

在下周的上市前路演开始前,据腾讯新闻报道,本周阿里巴巴已经开始与部分香港机构投资者沟通关于定价折扣的内容,并以现在美股价格4%的折扣进行询价。

截至11月8日,阿里巴巴在美股最新收盘价为187.16美元,4%的折价对应为179.67美元。按照“1拆8”计划,港股定价约在22.46美元(相当于175港元)附近。

全球屏息,千亿终极大“剁手”来了!这个双11后,34000亿巨无霸把自己塞进“购物车”,能打几折?

今年7月15日,阿里巴巴进行了拆股,将普通股与美国存托股份(ADS)的比率由1:1变为8:1,由此其普通股数从此前的40亿股扩大至320亿股。外界普遍认为拆股有利于阿里巴巴后续在港上市。

有投行人士分析指出,折价是阿里巴巴提速拥抱港股的战略。“阿里以相对美股市场4%的折价进行询价,主要是为了吸引大型机构投资者参与,给予投资者一定的利益刺激。”

但是据腾讯新闻报道,部分投资者对此折扣并不满意,希望折扣至少在8%-10%。为此阿里巴巴对投资者反馈称,在4%折扣基础上愿意下调至5%左右。

今年以来,阿里巴巴美股股价涨幅已达到36.54%,目前报187.16美元,处于历史高位。

全球屏息,千亿终极大“剁手”来了!这个双11后,34000亿巨无霸把自己塞进“购物车”,能打几折?

回港前夕超200亿元增资菜鸟网络

此次回港前夕,阿里巴巴还增加了对于菜鸟网络的控股权。

11月8日,阿里巴巴宣布领衔完成对菜鸟网络的新一轮增资。通过增资和购买老股的方式,投入人民币233亿元(约合33亿美元),持有菜鸟股权从约51%增加到约63%。

本次交易在“双11”前宣布完成,被认为是阿里向市场传递“对于新消费和快递物流行业增长前景预判”的积极信号。

新一轮融资后,菜鸟将继续加大技术投入,推动物流行业数字升级;打造智慧供应链,服务商家降本增效;加快建设全球智能物流骨干网,服务好全球中小企业全球卖、全球运。

12年前曾以B2B业务在港上市

实际上,这并非阿里巴巴首次赴港。早在12年前,阿里巴巴便与港交所有一段交集。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以B2B业务作为主体在港交所上市,募资116亿港元,成为当时中国互联网公司融资规模之最。上市后,其股价曾飙涨至发行价3倍,成为当年“港股新股王”,市盈率一度超300倍。

然而随后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阿里2B业务受到巨大影响,股价开始崩盘。2008年3月破发,10月跌至3.42港元低位,较发行价跌去30%。与此前41.4元高位相比跌超90%。

全球屏息,千亿终极大“剁手”来了!这个双11后,34000亿巨无霸把自己塞进“购物车”,能打几折?

最终2012年,阿里巴巴宣布以13.5港元/股的发行价进行私有化,“黯然”告别港交所。2013年10月,搭建了“同股不同权”架构的阿里巴巴决定整体上市,马云最初的选择依旧是港交所。

然而由于当时港交所从未有过“同股不同权”先例,也尚未有“改革”打算。几番谈判后,港交所也未能给阿里巴巴破例。无奈之下,阿里巴巴最终放弃在港上市计划,于2014年赴美上市。

美股上市5年营收增长4倍

历史证明,与阿里巴巴失之交臂,是港交所的一次巨大损失。

2014年9月,阿里巴巴登陆美股,融资250亿美元,创下全球最大规模IPO;发行价定为68美元,上市首日收报93.89美元,涨幅近40%,总市值一举超过2400亿美元,成为当时全球市值第二大互联网公司,仅次于谷歌。

虽然上市后不久阿里巴巴一度遭遇破发。但从2015年10月起便开启了一轮长达33个月的上涨,期间累计涨幅超270%,股价触及历史高点211.7美元,总市值一度突破5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5万亿元),让美股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

全球屏息,千亿终极大“剁手”来了!这个双11后,34000亿巨无霸把自己塞进“购物车”,能打几折?

以最新收盘价186.66美元计,阿里巴巴总市值为487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万亿元),较发行价涨174.5%。

股价长阳源于业绩长青。美股上市这些年,恰逢移动互联网风口,阿里巴巴营收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增幅屡次超过50%,最差时也超过30%。从2014年到2018年,阿里巴巴营收累计增幅达到394%,净利润也累计增长230%。

全球屏息,千亿终极大“剁手”来了!这个双11后,34000亿巨无霸把自己塞进“购物车”,能打几折?

11月1日,阿里巴巴发布的2020财年中期业绩显示,6个月营收2339亿元,同比增长超40%;归属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946亿元,同比增幅达到228%。

港交所改革拥抱新经济

“只要条件允许,阿里就会回来,这个想法没有变过。”对于在港上市,马云曾如此表态。

2018年,错失阿里巴巴的港交所终于启动了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放开了同股不同权架构公司在港上市,还放宽已在美英上市的同股不同权企业来港第二次上市。

全球屏息,千亿终极大“剁手”来了!这个双11后,34000亿巨无霸把自己塞进“购物车”,能打几折?

此后,小米、美团等新经济“独角兽”纷纷赴港。2019年1月,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香港在金融制度上有所创新,欢迎阿里巴巴再来港上市。

对于港交所的改革与邀请,马云直言:感谢香港能够通过“同股不同权”规定,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也是对阿里巴巴的肯定。阿里巴巴一定会认真考虑再来香港上市。

今年以来,港交所总裁李小加多次表态,认为阿里的回归不会太远。“阿里百分之百会回来,只是时间长短问题,至于回香港还是回上海是阿里自己的选择”;“我对此充满信心,这类公司总是要回家的”。他曾暗示,今年香港新股市场平稳成长,余下时间或有好项目来港上市。

2018年,香港IPO募资金额位居全球榜首。但Refinitiv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0月中旬,港股IPO共融资185亿美元,落后于219亿美元的纽交所和233亿美元的纳斯达克。

若阿里巴巴年内完成在港IPO,融资金额如预期超过100亿美元,无疑将助力港交所重回IPO募资榜榜首。

不缺钱的阿里回港上市图什么?

目前的阿里巴巴并不缺钱。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阿里巴巴账面上现金余额高达2482.72亿元。

全球屏息,千亿终极大“剁手”来了!这个双11后,34000亿巨无霸把自己塞进“购物车”,能打几折?

那么阿里巴巴为何选择在港二次上市?有业内人士称,趁目前高市值,在港上市有望帮助阿里储备更多子弹,财务考虑也是其中之一。而且作为前哨,有可能为阿里回归A股做铺垫。

也有分析认为,随着沪深港通逐渐成熟,阿里在港股上市,有利于其估值提升。同时在当前国际局势变化的情势下,也能拓宽融资渠道,减少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依赖。

此外,阿里巴巴的很多关联公司如阿里健康、阿里影业等皆已在香港上市,阿里巴巴的回归也将盘活这些资源,产生协同作用。

如果阿里巴巴此次赴港上市成功,香港市场将迎来中国互联网双巨头阿里、腾讯齐聚的时代。同时,对于港交所吸引更多中概互联网巨头如京东、百度等回港上市也具有示范效应,值得期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