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带量采购撬动医改新局

2019-09-27 08:55:5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对症“高药价”,带量采购的改革意图十分明显。近日,全国药品联盟新一轮带量采购结果公布,在医药圈掀起不小的浪花。通过带量采购,25个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2%,最大降幅超过90%,降价效应显著。

  削减部门既得利益、削减权力、增加责任的改革,向来不易。降低药价首先要挤掉药价的“水分”,毛利虚高的水分不仅在于行业暴利,也暗含了价格附着在了它本不该附着的地方。前者以中间商赚差价营销成本居高不下为代表,后者则以“医药代表”所勾连的不合理的利益链条最为典型。

  药品带量采购是一次切断中间商的“拼多多”,简单而言是指药品采购机构以公开招标的形式,通过“打包”医疗机构零散的采购量,以类似于“团购”的方式向药品供应商购买明确数量的药品,以期减少流通环节、降低采购成本的采购方式。

  行业之外,淘汰传统的“医药代表”和质量或成本控制不行的药企。医药代表的后续工作被省掉了,一来由于集体采购的完成,二来因为带量采购抵消了企业巨大的成本,非常多中标的企业已经不愿意在这些已中标的产品中投入人力、物力和其他费用以促进销售,医药销售人员的角色自然面临淡化。

  作为带量采购的“溢出效应”,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也将受此助力再进一步。由于我国药品注册审批制度不完善,仿制药质量不一致现象长期存在,为药品招标采购、医保支付、仿制药替代使用等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造成了较大的干扰,公众对仿制药质量也颇有成见。带量采购推动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推动仿制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是药品带量采购的起点,也是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的最终目的之一。

  初始阶段的带量采购引发了不小的市场反响。价格竞争激烈,新一轮报价后市场将重新改写。有人呼吁留给药厂“合理”利润,也有人指出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想法,可能为了拿市场份额,可能为了后续的产品铺垫,也可能说觉得落选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位置。未来仍需综合平衡各利益相关方诉求,适当考虑为国内医药工业发展和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保留一定空间。

  重新构筑利益格局,是医改的难点,更是医改的关键点。这不仅体现在纵向的药品行业改掉畸形的盈利关系,也体现在横向的药企、医院、患者等利益关系的调整。带量采购以降药价为突破口,串联起新的利益关系,试图颠覆以药养医的顽疾。

  近年来,医改动作频频,无论是“供方”的改革还是“需方”的改革,都在尝试最大限度地打破传统利益樊篱。“补供方”的带量采购希望不断打通行业市场资源阻塞利益壁垒;“补需方”多点执业、分级诊疗,希望通过打通医生人力资源的流动,缓解大医院的不能承受之重,破除小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发展瓶颈。医改是一道综合题,但对于普通老百姓(76.70 +2.47%,诊股)来讲,探索与尝试、拉锯与博弈的每一小步,都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一大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