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住房、医疗、就业……下一步怎么做?

2019-09-27 08:50:4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一场聚焦教育、社会保障、就业等民生关键问题的发布会,在回顾这些领域70年来变化的同时,也指明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9月26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民政部部长黄树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回答了近期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划重点:

  1、大力发展和培育住房租赁市场

  2、鼓励热点城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发展共有产权住房

  3、逐步推广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

  4、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5、今年预计全年社保降费超过3000亿元

  6、进一步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住建部:

  基本解决近14亿城乡居民的住房问题

  王蒙徽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的住房问题。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基本上解决了近14亿人口大国的城乡居民住房问题。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949年的8.3平方米,提高到2018年的39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提高到47.3平方米。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推进,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万套,帮助2亿多群众解决了住房困难,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

  王蒙徽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城市数量由1949年的132个增加到2018年的672个,城镇化率由10.6%提高到59.6%。建筑业总产值比建国初期增加了4000多倍,从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口的比重超过7%,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显著增强。为推动城乡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改善了城乡生产生活条件,工程建设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港珠澳大桥、北京新机场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设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建筑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和住房市场体系

  王蒙徽表示,下一步,将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和住房市场体系,加快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特别是新市民住房问题,促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主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做好公租房保障工作。将健全公租房申请、轮候、准入、退出等工作机制,逐步推广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不断提高公租房管理服务水平。

  二是大力发展和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将总结推广12个城市住房租赁试点的经验,落实各项支持政策,增加租赁住房有效供应,着力解决新市民等群体的住房问题。

  三是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将总结北京、上海共有产权住房试点的经验,鼓励人口流入量大、房价较高的大中城市,结合本地实际发展共有产权住房。

  四是稳步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重点改造老城区内脏乱差的棚户区和国有工矿区、林区、垦区的棚户区。加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严格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加快工程进度和分配入住,让群众能够早日住上新居。

  卫健委:

  社会办医速度正加快发展

  马晓伟指出,社会办医速度也正在加快发展,2018年,民营医院床位占全国总床位超过26%。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的总数超过99万个,床位达到840万张。卫生健康系统人员总数达到了1231万人,每千人口医生数达到了2.59人,每千人口的护士数达到了2.94人,超过了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018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达到6.6%。

  他表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和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不断提高,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在这12年当中从无到有建立起来。本着低水平、广覆盖、可持续的原则,覆盖人口达到了13亿多,参保率稳定在95%。用比较短的时间,建立了世界上最大基本医疗保障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下降到28.6%,进入了本世纪以来最低的水平。

  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马晓伟表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卫生工作长期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解决“看病难”问题,有四方面考虑:

  一是推进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设。近期卫健委已和四个省签订了省部共建区域医疗中心的协议,减少患者跨区域就诊,推进区域分开。

  二是继续实施县级医院能力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对口支援县,现在已经有500所县医院达到了三级医院的水平。下一步,到2020年还要推动500个县医院和500个县中医院达到三级医院的水平。

  三是整和区域的医疗机构资源。加快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不同级别的医院,要实现自己的功能定位。

  四是推动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正在推进支付方式的改革,使得急性病在急性病医院看,有急性病的价格,慢性病、康复期的病人在其他医院看,在不同医院看有不同的价格。这是从增量来考虑,从存量来看,是开展住院医生规范化的培训,从根本上在医学教育和培养方面解决医生水平不平衡的问题。

  解决“看病贵”问题,有三方面考虑:

  一是发展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医保筹资水平还需提高。同时,推进商业保险的发展,提高保障能力。

  二是完善药品政策。国务院和相关部门采取了有力的措施,来推动这次改革。如近日实施的“4+7”的招标采购扩大,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特别是中间环节的成本。同时,要使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积极使用中标药品,组织好药品的生产和配送。

  三是加强医院的管理。首先是加强医生的医德医风教育,其次加强行业监督。

  人社部:

  稳企稳岗才能稳就业

  张纪南表示,我国就业人数从1949年的1.8亿人增加到2018年的7.8亿人,扩大了3.3倍,同期的人口数扩大1.6倍。其中城镇就业扩大了27.3倍。1951年参加劳动保险职工人数269万人,现在基本养老保险已覆盖超过9.5亿人。失业、工伤保险的参保人数均在2亿人以上,覆盖绝大多数职业群体。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养老、失业、工伤三项保险基金累计结余6.8万亿元。

  张纪南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把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区间调控的下限,强化各方面的重视、支持,形成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循环。

  他还指出,要着力推进为企业减负,稳企稳岗才能稳就业。在三个字上做文章:降、返、补。“降”,就是落实降低社保费率政策,今年预计全年社保降费超过3000亿元;“返”,就是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加大援企稳岗的力度;“补”,就是对于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给予社保补贴、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一系列政策。

  民政部:

  进一步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黄树贤表示,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各类养老机构2.99万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4.34万个,养老服务床位合计735.3万张。其中,超过50%的养老机构和近40%的养老床位由社会力量举办,实现了从政府为主向政府、社会共同发展养老服务的重要转变。

  黄树贤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主要是要进一步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鼓励发展养老事业,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这个体系就是“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民政部和卫健委正在大力地推进医养相结合的一些措施。

  教育部:

  教育已成为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

  陈宝生表示,经过70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建起了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我国现在教育总体水平已经跃居世界中上行列。从2012年开始,我国实现了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4%的目标,并连续七年保持在这一水平上。我国全社会教育总投入超过4.6万亿元,和建国初比,年均增长13.4%,教育已成为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这些制度保障体系有力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