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尹明善曾是重庆首富

2019-07-30 03:13:09 信息来源:中国企业家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七月三伏天,重庆小雨连绵,连续多日温度保持在20多度。湿润凉爽的环境,让重庆人民的这个夏天分外舒服。

然而,对于81岁的尹明善来说,这个夏天却格外焦灼。

他创办的力帆正处在舆论漩涡中:大额债务当前、股权大比例冻结、定增补血终止;业绩下滑、利润缩水;供应商讨债,经销商维权……雪上加霜的是,新的产品线和商业模式尚未走入安全地带。

最新消息是,7月25日晚间,力帆股份(3.77 -0.26%,诊股)发布公告称,公司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有关规定,统计了近12个月内未披露的累计发生的涉及诉讼(仲裁)事项,涉及金额合计人民币14.23亿元(其中:未考虑延迟支付的利息及违约金、诉讼费等)。

面对纷繁复杂的汽车市场,尹明善似乎有些力不从心了。

“八旬不退,力帆衰颓;后继有人,力帆腾飞。力帆走过弯路,愧把客商辜负;而今走上坦途,工厂客商同富。商家关照,力帆荣耀;力帆妖娆,老尹逍遥。”在一次新车发布会上,尹明善曾透露出隐退的想法。两年前,2017年10月底,他把董事长的权杖交给职业经理人牟刚。

不幸的是,牟刚上任的第一个财年,中国车市就出现28年来的首次下滑。如何带领力帆走出困境?置身漩涡的牟刚拒绝了《中国企业家》的采访请求。

据《证券时报》,接班后的牟刚曾表示,“他(尹明善)是珠穆朗玛峰的话,我可能只是四川盆地。”

作为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尹明善从图书生意做起,经历了摩帮的崛起、辉煌和衰落,又迈入汽车制造的深水区,力帆股份成为第一家IPO的民营车企,市值曾达100亿元,尹明善也一度被贴上“重庆首富”的标签。

业界习惯称尹明善为“老爷子”。他不抽烟、不喝酒,平时好一口西红柿鸡蛋面。退休后,他的爱好是弹钢琴、学英语,没事带带孙子。

中国商界以往很少有人像他一样,奋斗到近八十高龄才退休。实际上,力帆的现状或许让他无法实现真正的退休。即便在权力交接后,每一年的股东大会,他仍然会坐在最中间的位置,思路清晰地回答各种问题。

眼下,大厦将倾。困境中的力帆能否凭借一己之力,化险为夷?

四面楚歌

力帆汽车鸳鸯生产基地,中午12点多,原本正是热闹的午饭时刻,工厂门口却无人进出。厂区内已经停产,紧挨着工厂的一家力帆经销店也已经关门。

力帆已将这一15万辆乘用车项目的生产基地以约33.15亿元的价格出售给了重庆两江新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

“债务问题并没有那么悲观。对于力帆的债务来说,这33个亿已经可以覆盖很大一部分。”力帆企划部工作人员告诉《中国企业家》。

上述工作人员告诉《中国企业家》,出售这一地块的重要原因是,力帆乘用车选址建厂时,该地区较城区尚属偏僻之地。历经十几年的城市化发展,力帆乘用车现有厂区的周边,已围建并形成住宅区和风景旅游区,厂区的环保压力、交通运输压力越来越大。

此外,力帆还在去年12月将旗下子公司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以人民币6.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了造车新势力车和家。

显然,力帆的发展出现了问题。尹明善和他创立的力帆,或许正在经历27年以来最大的资金危机。

在股权转让消息披露之前,力帆股份还发布了《关于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公告称公司自2018年7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共收到政府补助1880余万元,涉及新能源补贴、企业研发投入补贴、科技创新奖励等。

然而,这是杯水车薪。

力帆的营收、总资产、利润均出现下滑。2018年力帆股份的营业收入约110.13亿元,同比下降12.6%;总资产约279.05亿元,同比下滑7.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21.5亿元,同比下滑1047.68%。

同时,负债高企。2019年一季报数据显示,力帆股份流动资产121.97亿,流动负债184.15亿。账面货币资金仅有49.68亿,而短期借款却高达89.38亿。

雪上加霜的是,力帆已有的股份绝大部分被冻结。根据力帆股份6月15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力帆控股持有公司股份6.2亿多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47.24%。冻结股份数量6亿多股,占力帆控股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为97.28%,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45.96%。

开源方面也并不理想,无论是传统乘用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力帆的产量和销量均大幅“腰斩”。力帆股份7月15日晚间发布公告,6月份公司传统乘用车销量为1075辆,同比下降88.62%;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46辆,同比下降69.29%;摩托车销量为55910辆,同比增长18%。

坏消息还在接踵而至。

力帆员工李洋告诉记者,前不久,力帆厂区内大面积停着新车,半价促销。“尽管如此,买者寥寥。”

时值“国五车”降价去库存之际,“半价售车”被认为是力帆去库存和变现回笼资金的举措。但这引发了更多的问题。突如其来的降价,让经销商失去了竞争力,同时,力帆一直不上线国六车型,这又让经销商面临断档。矛盾集中爆发,力帆汽车在各地的经销商纷纷“维权”,要求退网。

经销商陈先生称,力帆降价售车,扰乱了已有的价格体系,公司不得不跟着降价。除此之外,经销商还遇到了一系列其他问题,如产品质量低下,迈威等车型发动机、变速箱、电路返修率奇高。

从两轮到四轮

力帆的重庆北碚厂区,摩托车发动机生产线上工人有序地在流水线上工作着,一台台摩托车发动机成品被装箱,等待运往国外。工厂内的墙壁上用大红色油漆写着标语:“不抓品种,一穷二白;不抓质量,天诛地灭。”上述企划部工作人员称,力帆的摩托车发动机仍然盈利,是力帆主要利润来源之一。

这是力帆起步的地方。

1992年,55岁的尹明善结束了他的图书生意,在家人的反对声中,毅然拿出20万启动资金,注册成立了“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开始创业做摩托车。

其时代背景是,上世纪80年代“军转民”政策出现,为民间资本大规模介入提供了政策支持。彼时,汽车是奢侈品,自行车行驶不了长距离,快捷的摩托车便应时而生成为时代的宠儿。作为三线建设制造基地的重庆,一批军品企业如嘉陵等皆转型生产民用摩托车。

重庆一大批摩托车制造企业因此先后崛起,重庆摩帮的黄金时代,也造就了尹明善、左宗申等一批摩帮巨头。

1992年初,左宗申成立宗申公司进军摩托车发动机领域。同年,尹明善从建设集团购置零件,做起了摩托车组装。1993年,涂建华领导的隆鑫研发出自己的第一台发动机。

尹明善很快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创业之初,国内生产摩托车的大企业如新大洲、钱江、港田等都采用轰达的发动机。仅1995年,轰达就赚了1500万元。

1997年前后,尹明善的“力帆”获得工信部颁发的资质,宗申和隆鑫也都通过不同方式推出了自己的摩托车品牌,重庆民营摩托车行业“三足鼎立”格局形成。

与此同时,尹明善开始走出中国。他用了两年时间,拓展到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摩托车年产销两百多万台。1997年,重庆摩企进军越南,3年内占据其80%的市场份额。

这是力帆和重庆摩帮的高光时刻。截止到2001年,仅摩托车发动机,力帆就卖出了184万台,收入超过38亿。重庆摩托车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榜首,2002年达到顶峰,产销量占国内市场的2/3,占出口市场的1/2。

猝不及防的拐点在2003年到来。国内多地“禁摩”,重庆摩托车产业急转直下,越南市场也开始关闭,这一年,重庆摩帮出现全行业亏损,并走入抛物线下滑的灰暗阶段。

逆流之中,65岁的尹明善选择了汽车产业。2003年8月,力帆收购了重庆专用汽车制造厂80%的股份,将企业名称改为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后增持到95%。

3年后的2006年,力帆首款轿车面市。

谈起这3年,尹明善曾在公开场合说:“我们的研发队伍不像大厂商那么齐全,在开发新车型过程中,技术问题让我们寝食难安。”他回忆,力帆造车之初确实闹了不少笑话。如后排沙发非标准化设计导致乘客上下车不方便,仪表灯光倒映在挡风玻璃上造成安全隐患,甚至因设计误差导致方向盘和驾驶座椅都没对齐,需要驾驶员斜着身子开车等。

2010年11月25日,力帆在上交所上市。尹明善形容大器晚成的自己“像上京赶考的范进”。范进前半生穷困潦倒,54岁终于中举。而尹明善上下求索几十年,企业上市时,他已是73岁。

尹明善充满信心:“财富带给我的就是平台更大了,以前力所不能及的事情,现在可能可以干了。”

的确,上市前一年,力帆的汽车销量只有4.3万辆。同年,力帆股份产销摩托车66.25万台,已经达到行业的第三,出口位居行业第二。

在吉利、奇瑞、长城、比亚迪(57.22 -0.35%,诊股)等自主品牌的重围下,稚嫩的力帆汽车如何突围,并获得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然而,李洋称,力帆留不住核心的技术人员。“技术高管更换得很频繁。老爷子曾三顾茅庐去请来的通用汽车高管,待了一年就走了。制度和奖惩不明,推进项目也是问题繁多。”他称,“这也使力帆的产品以模仿为主,质量也没有持续改善。”

2008年,尹明善注意到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他将战略重心转到了新能源上。“新能源起不来,力帆这个公司就起不来。”尹明善曾对力帆的未来如此断言。

力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主要有开发轻量化纯电车平台、投资锂电芯等。为了促进电动车的发展,力帆股份还曾尝试过推行“换电”模式。

2016年,被业界视为力帆新能源汽车走入下坡路的转折点。公司发布公告称:经财政部查处,公司2015年共有2395辆汽车不符合新能源汽车申报条件,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4亿元;财政部决定对这2395辆新能源汽车中央财政不予补助,并取消了公司2016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付资格。

力帆股价应声连续下跌,这一年公司的净利润也创下上市以来的新低。2019年前5个月,力帆股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1011辆,同比暴跌57.77%。

力帆的新能源汽车战略似乎进退两难。

接班人的挑战

2017年10月30日,满头白发的尹明善穿着公司上市时曾穿过的同一件中山装,出席第四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可见他对这个场合的重视。还有不到三个月,他就80周岁了。

第二天,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第四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牟刚担任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1998年,大学毕业的牟刚加入力帆,从外贸业务员起步,至今已有21年。

公开报道显示,对新上任的董事长、总裁及其高管团队,尹明善说了5点要求:“要起带头示范,要廉洁,要自律,要开拓,要进取。”

彼时,新任董事长牟刚称:“现在处于一个互联网、共享经济、大数据、云计算等发达的时代,一定会孕育出伟大的企业,力帆将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产物。”牟刚说,未来公司将有两大战略,一是仍把新能源战略作为重要的战略,其二是力帆的全球化战略。

如今,力帆集团的网站上,列有新能源、汽车、摩托车、动力四大板块,新能源位列第一。

力帆集团提供给《中国企业家》的一份最新材料称,力帆正进行两大转变:一是产品线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的传统车型,加大新车型的研发;另一方面力帆正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举全集团之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绿色经济。

“我们发现城市内末端物流市场,存在较大的市场需求,于是我们在原微型面包车基础上进行电动化改造,推出了电动物流车,很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也淘汰了低端产能,有效盘活了资产。”

材料还称,力帆从技术和商业模式上,对新能源进行一系列探索。针对充电电动车的里程忧虑、电池忧虑、充电难等问题难以有效解决,力帆推出了快速换电+能源运营相结合的模式,“大大提高电动车运营效率”。

“力帆旗下的盼达用车,就是采用力帆快速换电电动车作为分时租赁用车,并增加智能化、网联化配置,实现网上下单、结算、自动解锁开启、远程监控等一系列智能功能……盼达用车运营不到两年,注册用户已近500万,投放车辆规模和各项运营指标都居国内外行业前茅。”

盼达用车的确是力帆十分用心经营的一个项目。力帆股份2017年年报还曾披露,盼达用车除私募股权融资外,还将进行融资租赁、ABS以及其他债权融资,并着手上市股权架构的搭建和上市计划的推进。第三方机构极光大数据发布的《2019年1月共享汽车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1月,GoFun出行、EVCARD、盼达用车位列共享汽车APP行业渗透率前三。

但另一方面,共享汽车更是一个烧钱的买卖,不但经营难度较大,盈利模式也尚未成熟。在整个行业几乎都在亏损和收缩的大环境下,资金紧张的力帆想走通这个模式,困难可想而知。

今年7月,据新京报,盼达用车被曝押金难退。对此,盼达用车方面回复《中国企业家》,目前盼达用车正常运营。“押金为违章保证金,如果用户想申请退款,需要在最后一个用车订单结束的30个工作日后申请,申请后15个工作日到账。”

与力帆相比,摩帮三巨头中的另外两家走了不同的道路。2002年,隆鑫进军房地产业,一度在重庆房地产业位居前四。宗申集团则继续坚持做摩托车制造。近几年,商业触角扩展到通航、新能源等领域。

宗申集团董事长左宗申曾告诉《中国企业家》,宗申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大水上飞机运营商、世界领先的通航飞机制造商、中国首家水飞行业的上市者。

为此,宗申集团并购了包括北美地区最大的水上飞机运营企业在内的多家通航领域企业,目前拥有68架飞机,在运力和运量两项指标上已超过此前全球最大的水上飞机运营企业马尔代夫TMA集团。

相比之下,力帆的处境更令人心焦。

尹明善说过一句话:“坝不夯实,万人遭殃;厂不管严,千人下岗。”有知情者告诉《中国企业家》,对于企业现在的困境,尹明善仍然对公司提出了一个要求:不裁员,不欠薪。但因计件工资带来的收入减少,有不少员工在当班轮次之外,兼职做其他工作增加收入,比如开“黑车”。“希望老爷子能尽快改变现在的困难处境。”在离力帆不远的一个十字路口等着拉活的力帆员工吴军说。

(文中采访对象李洋、吴军为化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