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习近平主席给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全体同志回信引起强烈反响

2020-10-23 15:42:4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勇往直前,浴血奋战,为保家卫国作出了重要贡献。志愿军将士及英雄模范们的功绩,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给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全体同志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习主席的回信,高度肯定了志愿军将士的历史功绩,充分赞扬了他们身上体现的英雄精神,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始建于1951年,先后集中供养了2800多名伤残军人,其中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约2200人。60多年来,该院伤残军人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力所能及为祖国建设作贡献,义务做传统教育报告近万场,受众300余万人次,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正在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休养的一级伤残军人涂伯毅曾任志愿军42军126师政治部工作队副排长,1951年2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烧伤致残。他说:“我一定严格要求自己,利用晚年的余热,为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多做一些事情,使我们的国家发展得更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家住安徽省铜陵市的老兵戴恒勤于1971年因公致残。几十年来,他积极乐观面对生活,退休后主动担任社区第一党支部书记、市光荣院报告团成员等职,继续发挥余热。

  “我将继续传承老兵精神,致力志愿服务,建功新时代!”戴恒勤说,“我才71岁,还有很多可为之事。永不退役始终是我的追求和奋斗目标。”

  曾任志愿军后勤二分部政治部助理员的赵文华老人,是在回国的车厢上才得知,和他一起从东北军政大学入朝作战的26名战友,最终只有两个人回国。

  “他们都还那么年轻,风华正茂,但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他们奋不顾身、舍生忘死,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学习吗?”赵文华说,全社会尤其是青年一代更应该不忘初心、奋斗不止。

  今年96岁的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目前正在辽宁省丹东市光荣院休养。他是一位3次奔赴朝鲜战场,九死一生,荣立一等战功,荣获朝鲜一级战士荣誉勋章的战斗英雄,在载誉回国后的几十年里深藏功名,放弃了可以留在城市的机会,回乡带领村民改变贫困面貌。

  “习主席高度肯定了志愿军将士的历史功绩。”孙景坤说,“现在全社会褒扬英烈、尊崇军人的氛围越来越好。希望年轻一代能学习英雄精神,在各个岗位上都顽强奋斗、争做先锋。”

  冀中某驻训场,第82集团军“铁军旅”正如火如荼展开高强度实弹射击训练。21日晚,他们结合夜训内容,组织官兵深入学习领会习主席重要回信精神。铁军旅“飞夺泸定桥连”政治指导员宋超凡表示,全连官兵将把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先辈们“要桥不要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一代代传下去,以英雄传人的强劲势头,努力提升军事素质,练就过硬打赢本领。

  天山深处,正在进行检验性实弹射击的新疆军区某团防空营四连,利用训练间隙学习了习主席回信。“我连三班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创造出击落敌机10架的辉煌战绩,被志愿军总部授予‘十颗红星炮班’的荣誉称号。”连长武万斌说,在未来战场,全连官兵绝不辜负血洒疆场的前辈,将发扬他们的精神,从他们身上汲取奋进的动力,为推进新时代强国强军事业不懈奋斗。

  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崇尚英雄才能产生英雄,关爱英雄才能让更多人记住英雄。“使英雄们享受到精心周到的医疗保障,是我们医疗保健工作者对历史功臣的最好回报,也是新时代人民军医的职责与光荣。”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心内科医师周鑫说,“我们年轻军医更应在学习英雄中成长,从英雄身上汲取干事创业的动力,将英雄精神传承下去,更好地为实现强军目标贡献力量。”

  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要深入学习宣传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传承弘扬他们身上所展现的非凡品格和伟大精神,在新征程上创造不凡业绩。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梅世雄、杨雅雯  参与采写:曹舒昊、相甲奇、张立、罗国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