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海峡两岸媒体大咖齐聚北京,谋划一件大事

2019-05-11 20:32:4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丽春五月,两岸媒体人再一次相约北京。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旺旺中时媒体集团协办的“第四届两岸媒体人北京峰会”今天开幕,近70家两岸媒体及相关机构代表共济一堂,共话两岸交流与媒体责任。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致辞。

微信图片_20190511112405

  刘结一致辞说,今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我们立足新时代、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大政治主张,为新时代两岸关系指明了方向。两岸媒体人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参与者、记录者和推动者。要秉持民族情怀,做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促进者,推动两岸关系走近走实走好、两岸同胞越走越亲越近。要坚持正确导向,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推动者,多反映两岸民众加强交流与合作的呼声和需求,多引导台湾同胞思考在民族复兴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夯实民意基础。要坚决反对台独分裂,积极引导两岸民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做和平稳定的维护者。要创新方式方法,做两岸媒体合作的开创者,共同扩大两岸媒体的全球影响力与产业竞争力。

  陈吉宁致辞说,两岸新闻媒体的交流合作为两岸同胞加深相互理解、增进互信认同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两岸媒体人北京峰会已成为促进两岸新闻媒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希望两岸媒体人面向科技和媒体发展的新趋势,用好京台两地科技和人才资源,不断创新传播方式,提升传播效果,共同讲好两岸故事。当前北京正在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希望媒体朋友们继续当好两岸交流的领头羊,推动京台两地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青少年交流和城市管理等领域开展更多更深的交流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实现共同发展。

  旺旺集团副董事长胡志强在致辞中表达了加强两岸互动交流、促进合作共赢,推进两岸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景。

  据介绍,本届峰会共设一个主论坛及三个圆桌论坛。主论坛上,两岸嘉宾围绕“两岸交流与媒体责任”主题,紧扣当下行业变革的新趋势发表主题演讲。影视文创圆桌论坛为本届峰会首次设立, 为两岸文化交流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

  在峰会这个平台上,大家不仅能坐而论道,还结出实实在在的丰硕成果。主论坛结束后,两岸多家企业的负责人共同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其中, 北京出版集团与财团法人中华出版基金会、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与旺旺中时文化传媒集团北京分公司、山东广播电视台与旺旺中时媒体集团、北京华鎏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台湾智崴集团、创本普拉斯影视文化(北京)有限公司与《栾菊杰》剧本作者、台胞阙仁村在活动现场签署了密切交流与合作的协议。

  除了交流座谈,台湾和大陆媒体人还将于5月11日共同参观延庆区融媒体中心和世园会的中国馆、台湾园、妫汭剧场、世界馆等,让台湾媒体人对如今北京融媒体的发展状况及新趋势加深了解,进一步促进两岸媒体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自2015年以来,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动两岸媒体合作交流,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携手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成功举办了三届两岸媒体人北京峰会。第四届两岸媒体人北京峰会的举办,通过更为深刻的议题,更加多样的交流方式,为两岸媒体人搭建高效沟通的对话平台,进一步发挥加强两岸同胞沟通了解、促进情感融合的平台作用以及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进中华民族历史认同感的纽带作用,共谋携手发展愿景,共商合作发展大计。

  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和北京市领导陈元丰、杜飞进、齐静,市政府秘书长靳伟出席开幕式。

  知多一点:

  精彩发言

微信图片_20190511112410

人民日报社北京分社社长朱竞若:

  媒体是时代的瞭望哨。两岸新闻交流已有30多年。当年,台湾媒体人以不怕坐牢的勇气,打破坚冰,表达两岸民心民意。几十年间,媒体人向大陆同胞介绍台湾,心头时时都有家国责任,时时都有两岸和平。

  北京正在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那里有一个美丽的台湾园。采访中,参观者告诉我们,他们心中的台湾是这样一种存在:它是余光中的《乡愁》,是席慕容的爱情,是三毛的橄榄树,是林青霞不老的容颜,是古龙笔下的小李飞刀,是李宗盛、周杰伦的歌声,是垦丁的绿野,是乡间的民宿……

  两岸媒体人越来越认识到,只有精心选择信息传播的营养套餐,奉献给读者、听众、观众,才能使两岸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厚植精神纽带,共创和平美好的明天。当前,人工智能正在催生一个“万物皆媒”的时代,讲好新时代新的两岸故事,是我们新的责任。

微信图片_20190511112416

旺旺集团副董事长、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总裁蔡绍中:

  不一样的思维能够改变我们对于一个事实的看法。当前,我们要认真思考两个问题。首先,到底什么是媒体?在我看来,媒体需要具备全局观。概括来讲,媒体应该被定义为以机构化运作为基础、具备议题设定能力和采访撰写编辑能力、并且在各大传播平台上传播的组织。媒体人的根本价值,不在于你的营收,而在于你的阅听众。第二,媒体到底是一个什么产业?在现在的信息消费生态里,要思考如何配合阅听众,在不同的载体组合方式中,搭配不同的方式来服务他们。

  总结来说,我对媒体有两个体会:沟通、信任。沟通,就是要不断随着时代的变化,寻找适当的方式,用适当的语言,以适当的形式,与阅听众沟通。信任,指的就是作为不断发声的媒体,其轨迹的稳定性、对事件惯性的立场,会给阅听众一个安心感、信任感的暗示。这就是阅听众对媒体的信任。

微信图片_20190511112419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

  两岸媒体要识变,把握历史趋势,传递正能量。尤其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中,各种媒介形式,各类发声渠道,各种各样信息,真假难辨。需要两岸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敢于并善于担当起促进两岸民众互相了解、增进认同、加深感情、加强合作的社会责任,为两岸民众多方呈现客观、真实的资讯与社会生态。

  第四次工业革命在传媒领域最显著的一个影响就是媒体从单一走向融合。要应变,建设融媒体,形成新格局。打通各类传统媒体的形式限制,突破地域限制,推动两岸传媒企业、传媒高校、传媒学子之间的共融发展。“融”还在于集聚两岸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资源,创新内容产品与话语方式,共同打造华语媒体新高地,共同扩大两岸媒体的全球影响力。

微信图片_20190511112423

台湾经济日报社社长黄素娟:

  两岸经济交流40年,媒体通过报道记录了那些重要时刻。南宋诗人杨万里有一首诗:“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两岸经贸关系虽有曲折,但从长期来看是不断往前走的。所以我想说经济的规律和市场的力量非常强大,就像是万山之中奔流而下的溪水,我们应该因势利导,经由两岸经贸的交流实现互利共赢,让“堂堂溪水出前村”。

微信图片_20190511112427

百度app总编辑陈磊: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与途径发生改变,媒体所具有的“内容生产”与“受众连接”两个功能属性随之改变。媒介技术的进步进一步激发了受众的潜在需求,人们获取信息的频度和程度也大大增加。

  新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平台责无旁贷地需要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正是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4月18日台湾花莲发生6.7级地震,百度搜索指数和资讯指数是日常值的4倍,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网民对台湾同胞的关切,是两岸同心的真实写照。

  当下,百度正在将技术优势全面赋能融媒体发展。如果有机会,我们也愿意尝试与台湾媒体探索大数据与“百度人工大脑”技术赋能的合作。

微信图片_20190511112430

TVBS执行副总经理杨盛昱:

  历史如长河,岁月如歌。今天的主题和发言,让我心中泛起一首歌: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两岸之间的“大河”其实是一条海峡。两岸中间虽然有“大河”的波浪,可是媒体如风。这个风不是台风狂风,而是和煦的春风、暖风。希望通过两岸媒体的共同合作,真正把具有稻花香的富足愿望和乡里乡亲的泥土味儿,真正地带到两岸。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