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学区派位入学全覆盖 设立第十二学区

2019-05-11 20:30:4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北京西城区:学区派位入学今年全覆盖 设立第十二学区

5月11日,西城区教育大会召开,推出《加快推进西城区教育全面提升实施方案(2018—2020年)》和《西城教育现代化2035》。

未来,该区将通过建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目标体系、普及普惠性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高标准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全面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普及性高中阶段教育、完成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建成适宜的西城特殊教育体系、构建充满活力的终身学习环境、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教育治理格局等8大任务,着力破解学位供需不均衡、学区间教育资源不均衡、校际发展不均衡不均衡难题,力争到2020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建成理念先进、体系完备、内涵创新、质量优良、环境优越、保障有力的西城教育,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发展的一流学生。

4年内新增15所普惠性街道园

从2011年起,西城区通过分期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使各级各类幼儿园由原来的63所63址增至84所108址。其中,教委办园由26所26址增至31所49址;民办园由8所增至25所。此外,随着全区所有少年宫均腾出空间暂供幼儿园办学,使全区学前学位增加近1.2万个。

为确保民办园、公立性非教委办园的教学质量,西城区从2012年起将此类幼儿园的所有专任教师全部纳入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实施免单培训,并于2018年扩展至全园各岗位教职工,做到全覆盖。

下一步,西城区将通过借空间办学、合作办园、内部挖潜等方式,举办区教委直属幼儿园独立办园或分址办园。要求全区15个街道办事处通过自办或委托承办等方式至少新建一所普惠性幼儿园。到2022年,西城区将实现符合人户一致入园条件的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到85%,幼儿在普惠性幼儿接受教育覆盖率达到85%。

今年,通过内部挖潜教育系统资源的方式,西城区将在大栅栏地区建成大栅栏幼儿园。位于广外地区的北京市第四幼儿园也将启动原址重建。

打造至少11所学区优质校

2014年以来,针对校际间存在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等方面不均衡的问题,西城区通过新优质校建设工程,将一批社会认可度较低的普通校交由优质校承办,或合并至优质校成为校区的方式,使北师大实验华夏女子中学、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分校、北师大二附中西城实验学校、三帆中学裕中校区、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分校诚毅校区等,逐渐成为新优质学校。

今年起,西城区将实施“学区提升计划”,在每个学区确定1至2所改革校,通过集团办学、重组整合、手拉手帮扶等方式,组织优质校与改革校深度牵手、立体帮扶、精细合作,在办学理念、管理改进、干部交流、教师派驻等方面,全面对接帮扶,力争在3至5年内将改革校打造成学区优质校。

在打造学区优质校的同时,西城区将继续实施均衡优质提升工程,通过确立一批中小学校帮扶组合,进一步加强优质校与普通校之间的干部、教师交流,统筹两校的教研、备课等活动,促进各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例如:北京市第七中学在北师大二附中集团校内的帮扶基础上新增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分校帮扶;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学在北京市第四中学集团校内的帮扶基础上新增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帮扶;宣武外国语实验学校在西城外国语集团校内的帮扶基础上新增北京市第十四中学帮扶。

此外,西城区将在中学附小、直升校组建不同学段间的优质提升组合,重点从学校间各种活动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尤其是衔接课程建设、教师培养和专业发展等方面加强建设,逐步实现学区内资源共享。

下一步,西城区将设立“学区质量提升”奖励,促进优秀师资、优秀课程、优秀教育活动共建共享,使学区之间、学区内部校际之间持续优质均衡,推进学区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学区派位入学今年实现全覆盖

2017年,西城区幼升小新增学区派位入学方式,即法定监护人在该区具有独立产权房或租住公房的本市个人居民户籍适龄儿童,若所在学区有学区派位入学计划,可自愿选择报名参加,通过计算机派位方式确定入学结果。目前,全区有8个学区有派位入学计划,分别是:西师附小面向德胜学区和展览路学区各招收2个班,黄城根小学面向新街口学区和什刹海学区各招收1个班,育才学校面向大栅栏椿树天桥学区和陶然亭白纸坊学区各招收1个班,奋斗小学面向金融街学区招收1个班,北京小学红山分校面向广安门外学区招收2个班。

今年,西城区将实现学区派位入学在11个学区全覆盖。自忠小学将面向西长安街学区招收1个班,康乐里小学将面向广安门内牛街学区招收1个班,三里河三小将面向月坛学区招收1个班。

正式设立第十二学区

在现有11个学区覆盖区域内学校的基础上,西城区今年正式设第十二学区,将在区域外与其他区合作开办的学校划入第十二学区,只要是西城户籍的适龄儿童都可优先免试就近入学。第十二学区将按照区域内的学区运行机制实施统筹管理,通过选派区域内校长和学科骨干教师到区域外学校任教的方式,进一步确保外迁安置的西城居民享有与中心城区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带动与各区间的协同发展。

目前,西城区已与房山区长阳、昌平区回龙观的11所学校(幼儿园)开展合作办学,通过选派执行校长进行理念引领,选派骨干教师进行实践指导,接收分校教师到本校跟岗学习,开展教育教学交流,课程输出等途径,迅速提高分校的办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外迁西城居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近期,西城区将与丰台、昌平等区签订教育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大第十二学区的建设力度,加强与西城定向安置房所在区的教育合作,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对在这些区域西城承办的中小学、幼儿园加强师资培训、教育科研、教学课程输出,做到每所幼儿园、中小学校都有西城区教委选派的骨干教师和校长共同参与合作办学。

今年,西城区将与房山区合作办学,建设北京八中房山分校、黄城根小学房山分校第三校区、北京育才学校长阳分校。据悉,北京八中房山分校是一所36个班的完中,黄城根小学房山分校第三校区规模为24个班,北京育才学校长阳分校是一所36个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实施“百年树人工程”和“一校一院士”

今年起,西城区将实施“百年树人工程——班级导师制”,通过跟踪指导,服务学生的终生发展。该工程初步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区范围推开。2019年的主要任务是回溯已毕业的2015—2018届高中毕业生,建立并完善高中毕业生的班级导师制工作体系。

“百年树人工程——班级导师制”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西城区的高中毕业生实行的导师制,即学生高中毕业后,高中阶段的导师要继续追踪培养;二是针对西城区各中学在校生实行的“班主任+导师”制,即分别聘请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三年级班主任分别作为初中和高中在校生的导师,协助中学阶段的班主任共同培养学生。“百年树人工程”实施后,西城区将建立区校两级学生导师库。学校全体教师和优秀社会志愿者均可成为导师。导师由学校进行选聘,组成一支以班级为基本单位,以选聘导师为支撑的班级导师队伍。导师们需按时完成每年两次各届毕业生班会,按时收集汇总毕业生的个人成长经历及其对学校教育的思考和建议等。

“除了班主任,下一步,中国科学院院士也将加入导师队伍。”西城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从8月1日起,西城区将携手中国科学院共建院士专家科学导师队伍,通过推荐院士专家作为学校学生导师的方式,指导学生的学业发展与人生规划,丰富学校教育的内涵和品质,共同打造教育现代化品牌。同时,双方将共同探索“全过程育人”的方法和途径,弘扬优良学风,倡导科学道德,加强大中小幼一体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共建高端科研人才实习基地(含教育基地),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和科研型学生社会化教育等项目,创新人才合作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探索“五年一训”和学区内走教

今年起,西城区将以每5年为一个周期,对教师进行以提升学科综合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加强师德师风修养为重点的培训,实现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培训。同时,拟设立5000万元“西城区教师学术科研资金”,鼓励支持教师开展研究、著书立说。

同时,西城区将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增加正高级、调整高中级教师比例,推进教育集团自主职评,试行学校自主职评。实施学区(教育集团)内教师走教制度,把教师跨校教研和兼课纳入高级职称、市区级骨干评定考核。

此外,西城区将切实提高教师待遇,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本区域公务员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