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广西三家企业勾结官员骗取扶贫补贴 涉案2700万

2019-04-17 18:55:55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广西合浦三家企业勾结官员骗取扶贫项目补贴,涉案2700万

一家小小农资企业,却屡屡成为“黑马”,“吃”掉了当地多半的涉农惠农扶贫补贴资金;申报资料显示其花两百多万元盖了座大仓库,实际却是一个有老鼠做窝的破烂厂棚……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纪委监委披露了一起骗取扶贫领域项目补贴的窝案:涉案金额高达2700多万元,涉及公职人员数十名,一个官商勾结疯狂骗补的贪腐链条浮出水面。

骗补案牵出企业背后公职人员

合浦县,辖区15个乡镇里挤满了数十家农资企业,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县,中央、自治区以及市财政配套了大量的涉农惠农、扶贫专项资金政策。

“钱都流到同一家农资公司去了,仅2016年就有几百万……股东陈某还是个县里的干部。”2017年11月,北海市纪检监察机关收到群众举报。经了解,这家农资公司在合浦颇有名气。翻开公司股东花名册,陈某的名字赫然在列。

“我早就不是股东了,别问我!”谈话中,陈某说,公司成立时,他确实投了20多万元,但早在2011年就已经撤股。对自己目前仍然是注册股东一事,他显得很惊讶。

“刘剑波是谁?”当调查人员询问起其他股东情况时,陈某语塞。

刘剑波,女,1977年出生,中共党员,合浦县总工会副主席。“居然也是个干部!”调查人员还发现,陈某曾是刘剑波的下属,而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周某是刘剑波的表哥,公司出纳员则是刘剑波大嫂。

2018年1月4日,北海市纪委监委与刘剑波谈话,希望她能够主动讲清问题。谈话中,刘剑波承认了自己经商办企业的事,但一提到财政补贴,她就顾左右而言他,其随后所写的自述材料更是轻描淡写、敷衍了事。

刘剑波的敷衍,调查人员都看在眼里。果然,随着调查的深入,疑点频现。

“这就是那个花巨资盖的大仓库?”调查组按照申报材料实地核查,这个挂着农资公司招牌的厂棚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破烂厂棚是当地政府所建,农资公司并没有出钱出力。另一路调查组发现,农资公司曾拨付给某建筑公司一笔工程款,仅六天后,这笔钱又转回了农资公司;公司在收到相关财政拨付的补贴资金后,立即转入刘剑波名下……种种迹象表明,刘剑波不仅违规经商办企业,还涉嫌骗取财政补贴。

串通作假的“生意经”

“我对不起组织、对不起家人,请组织再给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再次见到刘剑波时,已看不到她往日的神气。2018年3月24日,经批准,北海市监委对刘剑波采取留置措施。当晚,刘剑波就对自己骗取财政补贴等问题供认不讳。

“她从小聪明,争强好胜。”有知情人说,2006年刘剑波时任合浦县乌家镇副镇长,在一次干部选拔中,原本信心满满的她却落选。官场失意,她就想着在商场弥补。2008年,刘剑波与旧识黄某一拍即合,成立农资公司,准备在合浦这个农业大县大展拳脚。

农资公司成立后,刘剑波找陈某筹资入股,考虑到自己的公职人员身份,她又让自己的表哥担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让大嫂担任公司出纳,自己躲在幕后指挥。2010年下半年,刘剑波在一次会议中获悉,商务系统有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财政补贴项目。相熟的局领导透了底,“目前我们市县两级都没有企业申请这个项目,你们有心做,可以试试。”刘剑波欣喜若狂,但她知道自己公司的资质达不到项目申报的条件。

一场企业“易容术”随即展开。刘剑波先找来非法中介进行虚假增资,然后以农资公司的名义申报某配送中心改造项目作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了使投资看起来像那么回事,刘剑波出资十多万元,找来施工队将农资公司的仓库大棚、仓库地面进行翻新。同时,与另一家建筑公司签订100.2万元的虚假仓库改造合同,串通虚假支付工程款,并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给虚假项目再披上一层伪装。

“易容”之后,刘剑波的手中多出了一套110.2万元的投资材料及审计报告。这些材料经相关部门验收后,层层上报,最后获得补助金55万元。

之后,尝到“甜头”的刘剑波又使用近乎一致的手法,骗取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石康配送中心改造以及白沙配送中心改造两个项目的财政补贴共计300万元。2016年底,刘剑波注销其控制的农资公司,注册了由其丈夫为法人的另一家农资公司。

骗补背后的贪腐链条

扶贫领域涉农惠农的财政补贴项目是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却成为个别人“捞钱工程”,这起骗取涉农财政补贴腐败案揭开了当地扶贫领域的贪腐黑幕。

“刘剑波屡屡得手,有没有人在其间放水?”“这案子是不是孤案,其他种类的财政补贴有没有被侵吞?”2018年4月,北海市纪委监委召开案情分析会,这两个问题被提出来。会议决定,举一反三,对全市农业扶贫领域的财政补贴项目进行摸排。

不久,两名企业主进入调查组视野。“十佳优秀企业家”施某,通过虚造近二十枚假公章以及项目申报材料,骗取“南菜北运”等四个涉农项目财政补贴920.95万元。“农民企业家”陈某,从2011年起就开始通过编造果蔬购销合同、伪造电子银行交易回单等方式骗取了四个涉农项目财政补助资金共计1450万元。

11个补贴项目,总金额高达2700多万元,从项目申报、审批、验收到资金拨付,发改、商务、农业、财政等众多部门为何层层失守?

“检查的时候我们看了公司提供的资料,但是不知道这些资料是假的,特别是那些公章我们怎么知道是假的?”一名验收人员如此辩解。然而,调查人员梳理项目申报资料发现,其中不乏多头申报的情况;有些项目投资的事实,只要到达现场,就能看出问题。

“现在想来,陈某主动向我示好,是早有预谋的。”一名收了近五万元好处费的某科长坦言,逢年过节,陈某总是安排公司人员拿着一两箱农副特产到家里拜访,一沓沓现金就放在下面,“我也想过拒绝,有一次我还送回去了,但最终还是没能够抵挡住内心的贪婪……”

经调查核实,从项目申报到补贴资金下达的关键节点,这些企业老板总会找到手握审核、审批权限的公职人员,上到自治区相关部门处室人员,下到县区关键股室的经办人员,从年节和关键节点的丰厚大礼,到验收时人人都有的红包,不一而足。更有甚者,这种感情培养已长达十几年。

日前,北海市纪委监委给予刘剑波开除党籍和公职处分,对施某和陈某涉嫌行贿犯罪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对三个案件中涉及到的31名受贿、失渎职的公职人员予以立案,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并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将其他人员的49条相关问题线索移送自治区和县区纪委监委。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代江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