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基层减负年,让基层干部有获得感

2019-03-17 02:41:3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2019,基层减负年!这一消息在基层干部们的朋友圈迅速刷屏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基层干部被反弹回潮的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的“痕迹管理”、花样繁多的督查检查消耗了大量精力。迎不完的检查,写不完的材料,填不完的表格。基层干部忙得搞不成调研,办不了实事,甚至回不了家。“一心一意填表格,辛辛苦苦编简报”“洛阳亲友如相问,昼夜加班整材料”成为大量基层干部的真实写照。中央《通知》明确,要解决困扰基层形式主义的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这无疑是这个早春,落在广大基层干部心田的一场及时雨!

  为基层减负,就要聚焦负担产生的关键环节,向形式主义开刀。基层减负年,亟待做减法的不是为人民服务的每一项具体工作,而是错误的工作方法为基层干部造成的负担,症结主要在传达落实工作链条的中间环节。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文山会海何以回潮?痕迹主义的过度留痕何以替代了工作本身?表面看,是部分“二传手”干部在工作中消极应付,不善于调查研究、提高本领,找准落实工作任务的高效方法,究其根源,是明哲保身、不思进取,是对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的背离。为基层减负,就要及时发现、肯定因地制宜高效率推进工作目标的正面典型,同时,曝光用痕迹主义明哲保身,用形式主义糊弄上级的“二传手”干部,激浊扬清,还基层干部一个风清气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良好政治生态。

  为基层减负,切忌用形式主义落实减负目标。不久前,“知乎”上有人提问:“要求给基层公务员减负,减少形式化,减少材料,真的减了吗?”获得最高赞的一条留言是这样说的:“关于给基层公务员减负的专项督察;关于给基层公务员减负的传达会议;关于给基层公务员减负的学习讨论;关于给基层公务员减负的任务台账;关于给基层公务员减负的验收考核;关于给基层公务员减负的完成汇报;然后,减负成功!”

  这样公式化的工作落实方法,这样轰轰烈烈走形式、认认真真走过场的流程和场景,见者莫不哑然失笑。但是,为什么这样众人皆知的老旧套路,还会在人们身边一再上演呢?这说明,在一些党政部门内部,监督批评的制度出现部分失灵,给任务落实“套路”留下了存在空间。实际上,从党内监督条例到支部工作条例,都有着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党内监督的制度安排。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内监督,有利于发挥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从而推动干部作风优化、推动责任担当。在一个健康有活力的党组织中,用形式主义套路落实工作的党员干部必然“吃不开”。如果千千万万个党的基层组织都能在实际工作中,杜绝用形式主义落实基层减负目标,那么,2019年“基层减负年”的落实成效,就十分值得期待了。

  为基层减负,应该让干部有获得感。基层干部的委屈,有些源于工资低、待遇差,有些源自任务急、压力大,还有一些,是来自各方的不信任不理解。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形式主义“负担”,看似只是几张报表,几次迎检,但这些负担,往往就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更何况,许多地方“留痕主义”盛行,无穷的报表、APP、迎检任务,个个都像干部头上的紧箍。

  基层减负年里,就应该破除“无痕迹则无政绩”的考核评价“硬杠杠”,从源头改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调查研究,科学部署安排,以实际成效为导向,重在看实际落实效果、看百姓评价口碑。只有做到真减负、少折腾,让基层干部体验到实实在在减负的获得感,更多想干事、能成事、群众中有口碑的干部有奔头、能脱颖而出,群众也才会收获更多的幸福感。(半月谈记者 许小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