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严格坚持民主集中制才能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

2019-02-23 07:52:2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何 帆

  最高人民法院二审审理的陕西榆林凯奇莱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诉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合作勘查合同纠纷案(以下简称“凯奇莱案”)之所以闹得沸沸扬扬,除各种牵强附会的“阴谋论”外,很大程度在于炒作者歪曲了司法责任制改革的含义,将“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中的“审理者”混同于案件承办人,将院长庭长依法履行审判监督职责曲解为插手干预案件,甚至将个别人严重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审判纪律的行为,美化为坚持原则、抵制干预。实践中,有的同志对民主集中制和司法责任制的关系把握不准,以为一旦讲了“集中”,可能又会回到改革前层层汇报、层层签批的办案模式。事实上,结合宪法法律规定和司法责任制改革要求,认真加以分析即可发现:坚持民主集中制和落实司法责任制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严格坚持民主集中制,才能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也是宪法确定的治国理政原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工作优势。毫无疑问,作为组织原则和工作方法,民主集中制应当贯穿于人民法院党建队建、审判执行、司法行政等各项工作全过程。

  当然,审判权力运行有其特点和规律,在具体适用民主集中制原则时,应当结合宪法法律规定和司法改革要求,实事求是,统筹考虑。2018年修订的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审判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确定了审判委员会总结审判经验、讨论决定审判工作重大问题时的组织原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除审判委员会外,人民法院其他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就不适用民主集中制原则。

  审判权是判断权,具有亲历性、中立性、程序性等特点,不能简单套用行政机关下级服从上级的工作模式。例如,院长庭长对于没有参与审理的案件,不能以行政命令方式直接改变独任法官、合议庭的意见。同时,为提高审判效率,简易程序案件基本由独任法官审理;为充分发扬司法民主,合议庭评议案件,应当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按照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合议庭存在多种意见或无法形成多数意见的,提请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研究,最终适用民主集中制原则,以法院名义对外作出确定性判决,这才是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的“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而不是任由法官个人独立行使审判权。实践中,代表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是独任法官、合议庭、审判委员会等法定审判组织,裁判最终也是以人民法院名义作出的。因此,应当从法院整体责任角度,科学、准确地适用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一,在审判组织依法尽职履责上体现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充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必须尊重每个人独立发表意见的权利、尊重多数人意见,既要防止个人专断、架空集体,又要防止互相推诿、效率低下。按照司法责任制改革要求,合议庭审理案件形成的裁判文书,经合议庭组成人员签署,由人民法院发布。合议制要求合议庭成员平等行权、共同决策、集体担责,绝不允许承办法官一人大包大揽,坚决禁止以各种方式排斥其他合议庭成员参与审理。合议庭内部分歧较大,无法形成多数意见时,可以将案件提交专业法官会议讨论,必要时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合议庭复议时对专业法官会议的多数意见是否采纳应当明确记录,对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必须服从,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第二,在院长庭长依法监督管理上体现民主集中制。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前提,在于监督管理者有明晰的职责范围和权力清单,确保民主时充满活力、集思广益,集中时有理有据、决策有力。司法责任制是个整体概念,既包括审判责任,也包括审判监督管理责任,只有全面理解和落实,才能实现放权不放任、监督不缺位、到位不越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司法责任制的有关规范性文件,对于疑难、复杂且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等“四类案件”,院长庭长有权要求独任法官或合议庭报告案件进展和评议结果。对于审判质效、类案同判、纪律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院长庭长应当依职权提出监督纠正意见。总之,院长庭长在权力职责清单范围内按程序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不属于不当过问或干预案件;相反,因怠于或不当行使监督管理权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追究院长庭长相应责任。“凯奇莱案”作为一起历时12年的重大案件,案情疑难复杂,牵涉多方利益主体,关涉重大经济利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从案件性质上看,属于司法责任制改革文件中提到的“四类案件”,院长庭长依法按程序留痕签发,正是依法履职、担当尽责的表现。

  第三,在构建审判权力运行体系上体现民主集中制。只有构建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监督有力、运转有序的审判权力运行体系,才有利于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作用。

  在发扬司法民主方面,要确保机制有序衔接、意见充分释放、平台全程留痕。院长庭长要充分尊重审判组织的主体地位,即使不同意独任法官、合议庭的决定,也应当通过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发表意见。对于专业法官会议形成的倾向性意见,独任法官、合议庭可以独立决定是否采纳,复议后仍未采纳的,院长庭长可以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在正确实行集中方面,要确保院长庭长审判监督机制、专业法官会议讨论咨询机制、审判委员会科学决策机制相互呼应、形成合力,不制造任何缺乏监督的空白地带,也不给恣意妄为者留下任何可资利用的制度空间。独任法官、合议庭不采纳专业法官会议倾向性意见的,应当在办案系统中标注并说明理由,提请院长庭长监督。院长按照审判监督权限要求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的,独任法官或合议庭应当无条件配合。审判委员会是人民法院内部的最高审判组织。对于审判委员会的决定,独任法官或合议庭哪怕不认同,也应当执行,但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决定及其理由应当在裁判文书中公开,法律规定不公开的除外。

  习近平总书记在1月15日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让司法人员集中精力尽好责、办好案,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公信力,同时要抓紧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机制,坚决防止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甚至执法犯法、司法腐败。这就要求各级人民法院更加充分理解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和严格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关系,强化提升广大法院干警的民主集中制意识和认识水平,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工作方法做好审判执行工作,推动司法责任制改革全面落地见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