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程开甲:斯人虽逝 精神长青

2019-01-12 02:42:5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程开甲在打字机上撰写论文(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题:程开甲:斯人虽逝 精神长青

  新华社记者李国利

  为祖国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祖国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2018年11月17日,101岁的程开甲走完最后的人生路。1个月后,这位一度隐名埋姓多年的“两弹一星”元勋,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1918年8月3日,带着家族光宗耀祖希望的男婴在江苏吴江呱呱坠地,取名开甲。13岁那年,他考入浙江嘉兴秀州中学,成为科学家的理想渐渐萌发。

  在那个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苦难岁月,这个立志“科学救国”的吴江青年远渡重洋,求学英国。

  很快,他便崭露头角——与导师波恩共同提出超导电性双带机理,在《Nature》等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

  新中国成立后,程开甲面对祖国的召唤,于1950年果断归国。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党中央作出了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决策。1960年,正在南京大学任教的程开甲接到命令去北京报到,加入我国核武器研制队伍中。

  自此,已在学术研究上建树颇丰的程开甲销声匿迹几十年。也就是在他“消失”的那些年,他参与主持决策了包括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两弹结合以及地面、首次空投、首次地下平洞、首次竖井试验等多种试验方式的30多次核试验。

  每次核试验任务,程开甲都会到最艰苦、最危险的一线去检查指导技术工作,多次进入地下核试验爆后现场,爬进测试廊道、测试间,甚至最危险的爆心。

  “核试验是一个大型的、广泛的、多学科交叉的系统工程……在试验工程迅速进展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答复和处理一个接一个的工程技术问题。”他曾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这样描述开拓核试验这一全新领域时的复杂与艰难。

  从1963年第一次踏入“死亡之海”罗布泊,到回北京定居,他把一生中最好的20多年时光献给了茫茫戈壁。

  2018年11月17日,程开甲因病在北京逝世。

  生前,他荣誉等身。他先后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八一勋章”等。

  逝后,他精神长青。他生前所在的某部官兵把对他的缅怀之情转化为奋斗的动力。一等功臣袁小进说:“一定要传承好老一辈科学家赤胆忠诚、勇攀高峰、淡泊守真的精神火种,不忘初心、奋勇前行,为强军兴军伟大事业作出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