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国南极昆仑站现场科考工作全面展开

2019-01-08 00:15:14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1月5日拍摄的中国南极昆仑站。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新华社南极昆仑站1月6日电(记者刘诗平)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昆仑队在抵达南极昆仑站后,5日全面展开天文、冰川和测绘等项目的科研工作。

目前,在南极天文方面,中国已从指向南天极不动的小型光学望远镜阵CSTAR发展到了中型的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017年,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首次实现全季越冬观测,并在冰穹A地区成功探测到引力波事件的光学对应体。本次科考将维护南极巡天望远镜,回收往年观测数据,利用天文观测保障平台维护和安装台址监测设备,并开展日间观测。

1月5日,科考队员将相关设备运至天文场地。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当天,昆仑队队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商朝晖等科考队员已将相关设备运至天文场地,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南极大陆95%以上面积被冰雪覆盖,冰穹A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处,冰层中储存着古老的气候和环境变化信息,是南极冰盖最理想的深冰芯钻取地点。本次科考将主要维护和保养深冰芯场地和钻探设备,并采集雪冰样品。

1月5日,科考队员杨元德用GPS进行冰流速测量。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当天,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陆基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世昌等科考队员已将冰芯房入口和外围积雪清理完毕,并在机械师协助下完成冰芯房电源线路架设。

南极内陆冰盖冰流运动监测,是南极内陆考察的重要观测项目,也是一个长期连续观测项目。科考队员、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副教授杨元德当天利用GPS测量了冰流速。

1月5日,科考队员在清理昆仑站冰芯房外围积雪。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位于冰穹A地区的昆仑站是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也是南极海拔最高的一座科学考察站。康世昌指出,昆仑站海拔超过4000米,由于它位于低压区,气温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之间,又没有任何植被,给人的感觉差不多接近青藏高原5000米的海拔高度,因此在这里开展科研工作非常难得,也确实不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