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网络扶贫故事

2018-12-30 01:17:45 信息来源:二更发布者:isen点击量:

瑞金市壬田镇凤岗村88岁村民廖秀英,是远近驰名的“鸭蛋奶奶”。她留着一头齐耳短发,精神矍铄,见人总是笑盈盈的。她一边擦洗鸭蛋,一边热情介绍:“我16岁那年就开始卖咸鸭蛋喽!一直卖了70多年呢!”说完,她去厨房,切好一盘鸭蛋端给客人:“尝尝!跟别的鸭蛋味道可不一样!”

廖奶奶是烈士后代,有一手腌制咸鸭蛋的绝活。但村里闭塞、打不开销路,咸鸭蛋的价格一直不高。她开始寻找解决办法:“咱的鸭蛋好吃,但就是卖不出去。也愁得很呢。”后来,孙女告诉廖奶奶,可以放到网上卖。廖奶奶就试了试,还成立了“廖奶奶咸鸭蛋合作社”。

没想到,鸭蛋卖得挺好,一开始每天卖出几个,后来一个月几百个,最多的一天,居然卖出4000个!廖奶奶边说,边拿起一枚青白色的鸭蛋:“你看,现在一个都得4块钱了,要我自己买,我可舍不得。”

富裕后的廖奶奶,家里盖起了新房。她的合作社吸收了村里30多户贫困户,采取“合作社+电商+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按照统一品牌、统一品种、统一方法、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六统一”的原则管理——合作社无偿向社员和贫困户提供鸭苗,贫困户按廖奶奶的技术标准进行饲养、产蛋,合作社再定价回收,腌制咸鸭蛋。

如今,合作社月纯利润18万元,帮助贫困户年均增收2万余元。廖奶奶还改造了生产车间,扩大了生产规模,日出蛋量提升近1倍。依托咸鸭蛋品牌优势,廖奶奶在电商平台推出白莲、茶油、豆豉、糯米酒等当地农特产品,有效带动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成了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新亮点。

山多田少,凤岗村如此,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也如此。佛坪县山区有上好的野山棕,经过加工后,能做成舒适透气的好床垫。但村民们并没有意识到野山棕的作用。直到2015年,在外打工的姜东和妻子返乡,才做起野山棕床垫的小生意。

姜东依然记得创业之初的不易:“当时我们没有渠道,也没有推广,就背着做的宣传单。汉中西安各大商场小区我们都去了。我们做了一百张床垫出来,结果一张都卖不出去。”

刚好,中央网信办来到佛坪帮助当地脱贫,建议姜东通过电商把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姜东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人,没想到他们并不放心:“父母他们这辈都不相信,我又没见到他人,他怎么能买我的东西?”不过姜东还是接受了中央网信办的建议,他的野山棕床垫也入驻了各大平台。慢慢地,床垫打开了销路,他再也不愁了:“今年就可能卖到3000件,这是很了不起的!”

自己卖出床垫后,姜东招呼大伙儿入股分红或者在厂里帮工。3个村,15户贫困户,39人,都因为一张张野山棕床垫,有了稳定的收入。姜东有股山里人的倔劲儿:“我就是从大山里走出去的人,根就在这里。我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山里的产品是货真价实的。”

因为电商,这些手作不再隔绝。鸭蛋或是野山棕床垫,都带着山中风味,带着村民走出大山的欣喜。

(指导单位: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制作单位:杭州二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