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精准扶贫走新路

2018-12-22 04:11:2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十八洞村的苗寨吊脚楼鳞次栉比,四周青山叠峦翠绿,山涧泉水清凉透彻。清晨初醒的村庄很宁静,一缕缕晨光投射下来,远处有鸟叫蝉鸣。小村落有4个自然寨,225户,939人。全村精准识别出136户贫困户,是典型的苗族贫困村。

  2013年11月3日,习总书记来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那时,村民施进兰还在外打工。晚上,他照旧打开电视,没想到在《新闻联播》里居然看见阔别8年的家乡——还是熟悉的山水,还是熟悉的乡亲。听了总书记的话,施进兰心动了:“现在我一个月能拿7000块钱,家里宽裕多了。但外边再好,也不如老家。我要回来!”

<iframe frameborder="0" height="250px" marginheight="0" marginwidth="0" scrolling="no" src="http://news.youth.cn/bx/index_19329.html" width="300px"></iframe>

  回村后,施进兰和乡亲们一起种了猕猴桃。经过3年的等待,2017年9月,猕猴桃初挂果。施进兰拿到了第一笔分红——一沓1000元的现金。现在,施进兰只要一有功夫,就往猕猴桃基地跑:“今年猕猴桃长得这么好,我们一个人到手能四五千元了。”

  听说村里要招义务解说员,施进兰第一个报了名:“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人很多。我就给客人讲我们村的经验,都义务介绍4年多了。”他解说得特卖力,最多一天接待了15拨客人,嗓子都哑了。“不累那是骗人的,但我不腻。现在全村开始奔小康,我干得开心!”

  和施进兰一样,常大叔也实现了改变命运的期盼。他叫常从柱,是山西省吕梁市岚县王狮乡蛤蟆神村村民。

  “我们这个地方出了名的穷。气候不行。种瓜果蔬菜之类的,它容易冻。光靠种些土豆、玉米、谷子,一年也就收入个七八千、八九千块钱。”常大叔是个老实本分的庄稼汉,但靠天吃饭,他也无可奈何:“前几年,说实话就是一天三顿以土豆为主,都不敢吃饱。有些吃的,还得先紧着孩子们。”

  岚县荒山多、贫困劳动力多,县里组建了以贫困户为主体的造林合作社。2016年,蛤蟆神村退耕还林2240亩坡耕地。村里的别样红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流转这些退耕地20年,种植沙棘。乡亲们编了个顺口溜:“政府花钱买林子,群众造林挣票子。”

  “退耕后可以给我们补贴,沙棘树还能给人带来收入,比我们种土豆、种玉米收入要高。我们还能到沙棘基地打工,不用出门了。这都是国家精准扶贫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常大叔流转了19亩坡地给合作社种沙棘,前5年每亩可以获得1500元的退耕还林补贴,5年后,退耕还林补助结束,沙棘也进入盛果期。按照目前的价格,每亩利润能达5000元。“这东西就是我们的命根子呀!我们每天必须得看看,管理好些,它才长得好,收益才好。守着它,就是守着希望。”

  吕梁山区贫困乡的底色正由黄变绿,绿水青山的“含金量”正逐步展现。

  湖南的十八洞村 山西的蛤蟆神村

  两个相隔1500公里的村庄

  因为精准扶贫的政策发生了共同的变化

  大家回到久别的家乡

  摆脱靠天吃饭的束缚

  带领全家全村人脱贫致富

  群山的底色正由黄变绿

  而这沉甸甸的绿色

  正是大好河山 绿水青山的模样

  (指导单位: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制作单位:杭州二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