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漫评:以国行公祭擦亮和平底色

2018-12-13 06:03:1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漫画来自龙虎网动漫中心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永久设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的国家公祭鼎铭文,向世人讲述了南京大屠杀史实,讲述了设立国家公祭日、祈愿和平的初衷。

  81年前,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长达6周的血腥屠城,30余万同胞惨遭杀戮……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黑暗一页,南京城到处留下了屠杀暴虐和血泪印记。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大惨案”发生地和世界“四大殉难城市”之一的南京,有着30多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的血的印记,有着约两万妇女遭到蹂躏残害的辱的记忆,有着丧心病狂烧杀抢掠的暴的证言……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日军侵华期间中国人民的苦难缩影,是这座城市的记忆之殇。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更是最好的见证者。历史虽然过去,但是教训犹在、警示犹在。放眼世界,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中,和平才是人间正道。作为中国首座且唯一一座国际和平城市,经历过苦难的南京,更知道和平的珍贵,更加渴望和平、珍爱和平,更加懂得“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的重要意义。

  每年的国家公祭日正如振聋发聩的警钟,在时时警示着我们:即便如今阳光普照,也勿忘曾经黑暗沉沉!也许,当我们亲手抚摸哭墙,亲眼目睹家祭,亲耳聆听家书,徜徉在死难者雕塑之间,历史才会渐次展现出粗粝与真实的面容,呈现出那个时代的悲惨,诉说着我们曾经有过的悲恸,重述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屈辱。今天的繁荣不代表永续繁荣,今天的和平更不代表永久和平。我们要时刻让自己保持清醒,站在国家的高度,记取灾难教训,积淀民族记忆。没有记忆的民族不可能有凝聚力,也不可能真正记取灾难的教训,并开启崭新的时代故事。

  因此,无论是“不可忘却的记忆-南京大屠杀史实”阅读寻访行动,还是“抗战家书”征集暨诵读活动;无论是“世界和平法会”,还是“烛光祭”;无论是协调海外多国400多个侨团在五大洲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同举办海外悼念活动,还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每年国家公祭日,南京都在以国家公祭为统揽,主动担当,积极策划并在国内外举办着一系列和平主题活动,积极建设国际和平城市,主动讲好“中国故事”,积极传播中国和平之声。

  钟山巍巍,大江茫茫。81年过去了,今天的南京紫金草盛开遍地,和平的大钟响彻四方,城市先进发达,人们幸福安康,一切都和平而美好。我们能够看到,在向往和平并通往和平的路上,或出于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或出于捍卫国际公理正义,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加入到捍卫南京大屠杀惨案历史记忆的队伍中来。作为国际和平城市的南京,将更加嘹亮地向全世界发出和平的呼唤,让更多人更解中华民族热爱、追求和平的悠久传统,更明白中国在构建世界和平城市目标中做出的努力。

  一年一度的国行公祭,我们共同铭记历史,共同珍爱和平,共同谴责反人类暴行,就是为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也就是为了擦亮和平底色,让和平光芒四射!(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张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