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云南武警圆满完成金沙江堰塞湖救援任务

2018-12-11 05:49:1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人民群众夹道欢送武警战士。通讯员供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刘喆 通讯员 李世才 方翔 赵明军 李阳)送别救灾子弟兵,演绎浓浓鱼水情。12月7日,武警云南总队圆满完成持续27天的金沙堰塞湖抢险救援任务,官兵们顺利返回营区。

  11月13日,金沙江白搁堰塞湖大规模泄流,洪峰于次日到达迪庆、丽江境内,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威胁。

  武警机动第二支队接到命令后紧急出动90名官兵赶赴丽江市石鼓镇、黎明乡、巨甸镇等地区开展搭建帐篷、转移群众的先期救援行动。13日20时,支队再次出动300人,携带救生衣、救生艇、日常用品等救援物资星夜兼程赶赴香格里拉市经济开放区、奔子栏镇、金江镇、上江乡等救灾地点展开救援。在官兵们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人民群众未出现伤亡。洪峰过境后,官兵们又迅速转入民众安置、物资转移、灾区清理、防疫消毒等灾后重建工作。

  抢救群众财产。通讯员供图。

  在27个昼夜连续作战中,官兵们用血汗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红色传承。

  这个时候,请让我们优先

  11月14日,洪峰即将抵达,群众在政府及官兵的帮助下纷纷转移到高处的安置点。香格里拉经济开发区、丽江市巨甸镇等地的官兵在支队的统一安排下,在各个街口、村道冒着严寒日夜轮流值守,同时他们沿着公路、金沙江沿岸逆行巡查,防止出现险情,一次又一次上演着“最美逆行”。

  15日,洪水不断上涨,在上江乡士旺参与救灾的村武警官兵在人群中逆行着,用生命抢救群众来不及转移的财产。江水冰冷,战士们的心却火热,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人民群众,“最危险的时候,请让我们优先!”

  支队长赵正海身先士卒,清理淤泥。通讯员供图

  身穿橄榄绿,就要成为最美背影

  此次救援行动任务艰巨、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很多救援点甚至连热食都吃不上。为尽量减少人民群众财产损失,官兵用锄头、铁锹挖,用手刨,尽全力帮助人民群众抢救转移受灾物资,不知疲惫。救援紧张进行,官兵们手上磨出了水泡,划破了口子,没人叫苦叫累。支队长赵正海、政委和丽光始终坚持在一线,身先士卒,与官兵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八中队副中队长张冠宇长期奔走在一线,脚掌在水里泡得肿胀;战士喀迪尔被淤泥中的石头刮伤,全然不顾疼痛,仍坚持在现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既然选择了成为一名武警官兵,那就要对得起这身衣服。”

  红军长征过巨甸,武警抗洪战一线

  1936年4月23日至2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肖克等率领下,从石鼓到巨甸的金沙江5个渡口强渡金沙江,历时4天三夜,连续紧张有序的抢渡,仅用七条木船,28个船工,就把18000人马从江西送到江东,这是丽江革命史上最辉煌的历史事件,而丽江市巨甸镇正是红军抢渡金沙江的最后一个渡口,巨甸所蕴含的红色文化不言而喻。

  聆听红军渡江历史。通讯员供图

  昔日,红军先辈在此浴血奋战,面对敌对势力的阻挠打击不动摇,不懈怠。今日,新时代武警官兵在此抢险救灾,面对自然灾害的汹涌来袭更是不怕辛苦。传承红色基因,哪里需要人手,支队官兵们就奋战在哪里。他们是现实世界的“超人”,他们是真实生活里的“蜘蛛侠”,他们是最帅的逆行者。

  全体官兵连续奋战、披荆斩棘,以昂扬的斗志、过硬的作风,克服疲劳、饥饿、寒冷、伤痛等重重困难,高标准的完成了各项救灾任务。

  军民鱼水一家亲,人民军队爱人民

  在抢险救援过程中,支队组织官兵自发向灾区人民捐款共78000余元,对受灾较重的灾区群众进行慰问。12月6日任务结束前,支队组织官兵对巨甸的红军二、六军团渡江公园进行了清扫。

  12月7日凌晨,路口不少村民在静静等待,只为与支队的官兵们道个别。“这些战士几天几夜连续奋战,真的太辛苦了!感谢他们!”村民张女士抱着孙子哽咽着,“看到这些孩子没日没夜地干活,累了就躺地上休息会儿,受伤了包扎一下又回前线,看着他们的样子真的特别心疼。”

  少先队员向武警叔叔致敬。通讯员供图

  一辆辆运兵车远远驶来,“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一声声深情的呼喊,一声声响亮的鸣笛,情到深处,不少村民眼中含泪。车里的官兵同样噙着眼泪,不断向送别的人群挥手,该支队的一位干部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写到:“人民对我们的认可,再苦再累也值得。可爱的人民,伟大的祖国。”

  返回营区后,官兵们迅速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全力投入到训练和生活当中。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宗旨,爱军精武是军人的本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人民需要的时候,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