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督查检查考核不只看“痕迹”,更要重“实绩”

2018-10-30 23:33:18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重实干有实绩的党员干部要褒奖和提拔,不尽职不尽责的党员干部要警醒和追责,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要纠正和整改,政策制度本身的不足和漏洞要及时弥补

某地扶贫督导组下乡,关心最多的是报表做得完不完整、细不细致。乡镇的扶贫干部忙于填写各类扶贫工作登记表,问及工作进展,“每天大量时间、精力耗在填表上,一天到晚手都填酸了,根本没时间到贫困村户调研”。如此督导,怎么能把扶贫工作做好?中央发文指导规范督查检查考核,严禁多头重复、层层加码、名目繁多,是很有针对性的“及时雨”。

督查检查考核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抓工作的落实,一味要求基层填表格报材料,简单以留痕多少评判,不但不能真正了解工作状态,反而会造成工作负担。在许多地方,基层干部不是“在陪同检查”就是“在迎接检查的路上”。基层工作、基层台账里呈现的假、大、空、虚问题,一大根源正在于一些督查检查考核流于形式、失之空泛。

督查检查考核,必要的记录、台账要看,但主要看工作实绩。中办印发的《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强化督查检查考核结果的分析运用,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导向,对政治坚定、奋发有为的干部要褒奖和鼓励,对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要警醒和惩戒”。这意味着,督查检查考核既要突出问题导向,也要着重发现落实中存在的客观障碍,及时了解有关政策需要完善的地方。实现这一要求,更需要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听群众说,更多关注改革发展、政策落地情况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比如,削减煤炭消费情况属于中央环保督察范畴,前不久督察人员在某地督察时发现,该地煤炭消费控制方案与省级、市级方案高度一致,存在明显照搬照抄痕迹;再比如,在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中,督察人员发现某省两个地方交了“雷同卷”,关键处不仅标题结构,连内容字数都一样。对于这样为避免追责临时编造方案的做法,当然应该把指挥棒好好用起来。

当然,督查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是否必然要问责,如何去问责,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有基层环保干部反映,由于环保问责方面没有“尽职免责”细则,履行了自身职责却没能阻止污染事故,仍然有可能被问责。不分青红皂白,板子一股脑打在环保干部身上,这样只会挫伤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工作的开展。目前,生态环境部已经关注到相关问题,将建立尽职免责机制,对已经依照权责清单事项履行职责的,依法不予追究环保干部责任。发现问题不是“一棍子打死”,简单以问责代替整改,而是回过头来完善政策,以更好促进工作的开展,这也是督查检查考核的应有之义。

古人说得好,“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重实干有实绩的党员干部要褒奖和提拔,不尽职不尽责的党员干部要警醒和追责,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要纠正和整改,政策制度本身的不足和漏洞要及时弥补……强化督查检查考核结果分析运用,发挥好这根指挥棒的激励鞭策作用,方能让我们的监督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具成效,也才能大兴勤勉实干之风,夯实事业发展之基。

(作者为本报经济社会部记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