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不一般”的博览会就要来了

2018-10-11 03:07:43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入最后倒计时。目前,已有2800多家企业确认参展,专业观众报名已超预期,进口博览会多国展品离港启运……随着各项筹备信息揭晓,这个世界上第一次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博览会正在万众期待中款款走来。展会规模和质量、展会综合服务、影响力等都是打造国际知名展会的硬指标。对标国际,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在全面行动,冲刺世界一流展会。

定位很不一般 展品100%进口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很不一般!这是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推动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在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主题口号确定为“新时代,共享未来”,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由商务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工发组织等国际组织为合作单位,包括国家展、企业展和经贸论坛三大支柱内容。

作为全世界唯一一个要求展品100%进口的大型博览会,吸引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产品是重中之重。

从展会规模和参展商规模来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其中,国家展的80个参展国均已确定组展机构和展示内容,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产业状况、投资旅游以及特色产品等,有不少国家准备举办相关配套活动。企业商业展共有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确认参展。其中,签约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到200多家。

从展会内容和质量来看,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包括相当于“小世博会”的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和七大企业商业展,包含了智能及高端装备、汽车、消费电子及家电、服装服饰及日用消费品、食品及农产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以及服务贸易展区。

据统计,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参展企业会带来100多项新产品和新技术,将全面展现国际最尖端、最前沿、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及服务趋势。同时,众多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企业也将携本国特色优质产品前来参展。

以博览会上展商最活跃、展品科技含量最高的展区消费电子及家电展区为例,展区设有近百个展位,展览面积近1万平方米,来自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家企业将全方位展现家用电器、消费电子、智能硬件、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多个领域能够体现全球前沿发展趋势的创新产品。

展会规模空前 服务势必跟上

“不一般”的展会,服务保障也不一般。为保障这场预计吸引超过15万境内外采购商和全球企业前来“掘金”的展会顺利举办,方方面面都开足马力“动起来”。

进口博览会上将展出不少全球首发的新产品和新科技,如何让这些“独一无二”的领先产品和技术得到更好保护?展前,进口博览局主动对接参展方需求,制作知识产权宣传材料,通过呼叫中心提供咨询服务,做好风险防范和宣传指引。展中,场馆内将设知识产权保护与商事纠纷处理服务中心,邀请专家入驻,为参展商和采购商提供专业的知识产权、商事领域的法律咨询和纠纷调处服务。博览局还专门制定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关于参展项目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投诉及处理办法》,规范服务中心工作程序,优化知识产权服务。

绿色办展是高品质展会的标准之一。博览局制定了《绿色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标准》,涵盖绿色设计、绿色选材、绿色安全施工、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等,共计14项具体标准,力保博览会全程绿色环保。绿色的进口博览会,将为上海会展业乃至全国会展业注入“绿色动能”。

既然是进口博览会,广大参展商关心的首要问题是展品能否快速、高效、安全地办理通关手续?全程物流是否顺畅?检验检疫等市场准入能否充分体现贸易便利化?

海关为进口博览会量身定制了《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海关通关须知》《海关支持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便利措施》《2018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检验检疫禁止清单》和《2018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检验检疫限制清单》四大保障措施,从降低通关成本、提高通关效率、提升监管效能出发,支持和服务进口博览会。

在进口博览会现场,中国银行将专设面积达到2800平方米的机构。届时,可及时、高效地为进口博览会各参展企业、个人提供包括汇兑、结算等在内的金融服务。

作为进口博览局唯一推荐的国际段运输服务商,中远海运推出专业化订舱平台,为国外参展商搭建定制化展品运输服务“绿色通道”。参展商只需要短短几分钟的操作,就能为大大小小的展品度身定制“进口博览会之旅”。

上海市也从配套道路、场馆改造、窗口服务、人员招募培训等一系列软硬件入手,提升城市保障水平。

“热效应”初显 办展亮点频现

精心筹备只为收获不一般的成效,进口博览会展前已收获不俗的“热度”。

由于企业、机构报名热情高涨,企业商业展展位供不应求。先后经过2次扩馆,招展面积从原定的21万平方米扩大至27万平方米,较原计划增加了30%。为了抢占先机,多家企业和机构甚至已提交了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企业展的报名表。专业观众报名也十分踊跃。目前,总体情况已超预期,报名工作仍在持续。截至8月初,已有来自8万多家境内外企业的16万余名采购商报名注册。

与各种大型商展不同,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启了展前对接会的先河,让原本在展会正式开幕以后才能“亲密接触”的供需双方可以提前带着小样和需求先期对接。从倒计时200天的第一场展前对接会,到8月30日的最后两场,130多天内,7大展区的展前对接会次第举行。统计数据显示,7场对接会共吸引了来自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家参展商和采购商参加,多份预采购意向也已经在对接会上提前达成。随着一份份采购意向的签署,展前对接会的成功举办为期待取得“一流成效”的进口博览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配套现场活动是此次博览会的又一亮点。截至目前,共有287项配套现场活动以预排期形式对外公布。配套现场活动主要由国际组织、国家展参展国、筹委会成员单位、地方交易团和中央企业交易团、参展商和组展机构等主办,包括餐会酒会、发布互动、论坛、对接签约、国别主题活动、线上购物等内容。展会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和延伸。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进入新时代后的一个全新国家级展会,是中国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标志性工程。博览会各项工作正在扎扎实实、精益求精推进,期待博览会办成、办好、办长久,形成“6天+365天” 的持续效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廉 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