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年轻干部要做奋斗在前的“奔跑者”

2018-09-13 22:14:22 信息来源: 荔枝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特约评论员/曾俊嘉

  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现实中,一些年轻干部却有坐等提拔的想法,不仅影响自身能力素质提升,更影响事业长远发展,坐等提拔的想法不该有,也不能有。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年轻干部是重要的有生源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优秀年轻干部既要数量充足,又要质量优良。然而,一些地方在落实上变了味儿,选拔年轻干部简化为“唯龄论”,形成错误的干部培养和队伍建设导向。“上梁不正”,“下梁”的一些年轻干部心思也歪了,一些年轻干部“恃龄而骄”,以年轻唯荣,坐等提拔的不良风气应当高度警惕。

  坚持“育在用前”,时刻抓好培养锻炼工作。年轻干部一般受过高等教育,专业知识扎实,富有朝气的他们更是拼劲十足,勇于创新,但个别人在党性修养上底子薄,理想信念不坚定,加上基层锻炼的缺乏,导致攻坚克难没耐心,干事创业怕吃苦,服务人民成空话。实践证明,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和艰难困苦的地方多“墩墩苗”,能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然而,一些地方“拔苗助长”,以年龄优势替代素质能力,出现许多“跳级”干部,如中部地区一名25岁干部被提拔为镇长。“唯龄论”与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背道而驰,甚至造成年轻干部“烧苗”,滋生了心理上的年轻优势,沉溺于“到点提拔”“坐等提拔”,实际上阻碍了自身健康成长。

  大胆地用不是“一刀切”,而是“沙里淘金”式精准地用。少数优秀年轻干部陷入坐等提拔的认识误区,与一些地方忽视干部的发现和管理息息相关。平时不注重储备和充实优秀年轻干部队伍,“临阵磨枪者”不在少数,但年轻干部稀缺的现实助长了年龄优越感,“不快也光”的效果让单位乐于全盘接受。对此,应尽快摸清年轻干部底数,从实际和长远出发,不断完善信息库,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年轻干部队伍。选拔年轻干部是动态过程,而非一步到位,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建立健全动态监管和竞争机制,形成重在平时、常抓不懈、优胜劣汰的年轻干部培养锻炼新模式,能上能下让优秀年轻干部充分涌流。

  年轻干部要摒弃守株待兔的“等闲”心态,争做一马当先的“接班人”。一些优秀年轻干部坐等提拔,关键还是在于责任感的缺失,缺乏担当。本应挥斥方遒,年少有为时却甘愿平凡,碌碌无为,进了后备干部名单,奉行少做事、多栽花,以“太平官”谋求“盛仕”,实际上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36岁的杨光成出任云南团省委书记,此后20多年一直原地打转,这颗“希望之星”最终陨落,滑向腐败深渊。

  提高年轻干部责任心要去掉“特殊群体”标签,摆正干部心态,明确年轻是奋斗担当的资本。武汉市近年来大力推行“狮子型”干部调研工作,不唯年龄、不唯资历,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搭台,让广大干部都有机会、有希望、有干劲。做好“后浪型”干部,年轻干部既要虚心求教,向年长的“前浪”干部学习经验,增长才干,更重要的是发挥领头作用,引导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力量担当有为。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年轻干部坐等提拔,最终都只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使命担当向前奔跑,接力传递好党和国家的事业火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