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国在贸易战中应有的信心和定力

2018-06-20 23:16:05 信息来源:中国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世界杯开赛,贸易战开打。两场不同形式的对抗在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前夕拉开了大幕。自去年8月份美国单方面启动301调查以来,

  中美贸易关系阴晴不定,大有山雨欲来之势。2018年6月14日,美方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惩罚性关税,第二天,中国以同样的方式予以回击;6月18日,白宫再发声明,威胁将制定2000亿美元征税清单,6月19日,中国商务部发表谈话,如果美方失去理性、出台清单,中方将不得不采取数量型和质量型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做出强有力反制。至此,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贸易战一触即发。

 

  该来的迟早会来

  “贸易战不会有赢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是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以来几乎每天都要见诸报端的说法。如此浅显的道理,特朗普总统和他的幕僚们难道不懂吗?绝对不是。美国也明知道在贸易战中自己也要受到不小的伤害,但他们似乎更看重“杀敌一千”的效果,因此才一意孤行,宁可付出“自损八百”的代价。

  在中美贸易谈判过程中,特朗普政府一会儿要和,一会儿要打,出尔反尔,这只是战术,其战略则是既定不变的,那就是通过包括贸易战在内的种种手段,羁绊中国发展的脚步,阻碍中国发展的进程。对此,中国必须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如果我们回过头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就不难看出,这种因社会制度差异带来的对立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渊源的。从“杜鲁门主义”,到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再到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有了办法”的思路,一直到今天的特朗普政府,其对中国的态度一脉相承,十分清晰。只不过特朗普这位商人总统不按常理出牌,动作过于花哨,让人看不清套路而已。

  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中美贸易摩擦是结构性、长期性的问题,指望三年五载就烟消云散是不现实的。6月15日,特朗普发了一个推文,对其向中国价值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做出解释,说来说去还是一句话,贸易不平衡,美国亏了,中国赚了,不公平。中美贸易的确不平衡,但未必不公平。

  其中原因十分复杂,有中国部分经济领域开放度不够的问题,也有国企属性带来的问题,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美经济结构的差异,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美国国民低储蓄高消费的模式,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等制度性和结构性的问题。

  以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为例,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通过美元与黄金脱钩和确立石油美元的地位,不仅控制了全世界的能源,还通过发行“绿纸”让全世界为其消费买单,可以说是占尽了便宜。要维护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就必然向全世界输出美元,其结果必然导致贸易赤字。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好像一只鸡不能吃两遍一样,美国人不会不知道,只不过避而不谈罢了。

  既然中美贸易失衡是结构性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那么今后,两国的贸易摩擦包括大大小小的贸易战将会是常态,因此,中国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成长的烦恼

  大国崛起的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虽然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无论是总量还是质量,均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中国抓住了全球化的历史机遇,不断扩大开放,融入国际社会,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和社会治理全方位发力,经济规模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从11%上升到15%,中国政府还提出了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的目标。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十三亿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换来的,但在怀有冷战思维的霸权国家眼中,这些成就却变成了“中国威胁论”的依据,成为遏制中国发展的理由。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确立了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随着前苏联的解体,更是出现了美国“一股独大”的态势,其政治、军事、经济、意识形态多种手段联动,在全世界基本上没有美国办不成的事儿。这使得美国产生了十分强烈的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难以接受与其它国家“双赢”的结果。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只是其遏制中国发展组合拳中的一部分。

  中国长期以来奉行的是和平发展的理念,不希望与任何国家发生不必要的摩擦和冲突,几个月来,也一直寻求通过谈判协商解决问题,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对手已经找上门来,中国也只能出手应对。

  信心与定力

  毛泽东在和柳亚子的一首七律中写道:“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邓小平说:“发展是硬道理”;习近平指出:“关键还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是伟人的气魄与胸怀。我们要看到,美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连追随自己多年的伙伴欧盟和加拿大都没有放过,我们能指望它对中国青眼有加吗?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挑战和艰难险阻,因此,我们无需抱怨,只有直面挑战,从容应对。

  面对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中国十三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会更加团结一致,众志成城。500亿也好,2000亿也罢,到了不得不打的时候,也只是数字而已。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广大,经济韧性强,举国体制具有强大的调节能力和持久的抗压能力,真的到了刺刀见红的时候,鹿死谁手,也未可知。

  中美贸易战是一场长期、艰巨、复杂的斗争,必须按照既定节奏,坚定信念,保持定力,才能跨越阻碍,战胜困难。

  第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善经济结构、投资和贸易环境,加强与欧盟、日韩、东盟和非洲的经贸合作,做大朋友圈,最大限度地对冲中美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二,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和文化合作,拓宽中国发展的新空间。

  第三,保持清醒头脑和谦虚心态,充分认识中国在科技创新、核心技术、高端制造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加大科技研发和教育投入,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强国的道路。

  第四,保持战略定力,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同时,还要着眼中美关系的大局,避免贸易战扩大升级,延展到其它领域。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满怀信心,面对挑战,中国又一次站到了新的起点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