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黄帝陵·新时代】黄帝陵46通古碑 带你回顾两千年祭祀

2018-04-06 17:55:59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每到清明时节,来自桥山之巅黄帝陵的祭祖之声,飞扬在巍巍桥山的翠柏间,震颤在亿万华夏儿女的心坎。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视察陕西时提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而轩辕庙里的46通古碑,则是最清晰的历史印记。

  从黄帝逝世时起,华夏民族就开始了祭祀黄帝的活动,迄今已有五千年历史。而从《史记》中‘汉武帝刘彻亲率18万大军征朔方还,祭黄帝于桥山,修祈仙台,遗挂甲柏’的记载看,黄帝陵的祭祀活动有史记载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黄陵县轩辕黄帝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苏峰说。

  在桥山脚下的轩辕庙里,西侧的碑廊中整齐陈列着46通古碑。“北宋嘉祐六年”、“金明昌六年”、“元泰定二年”……走在这时间的长廊里,石碑无言,字有斑驳,但却能在这厚重的镌刻中看到了最清晰的历史印记。

  46通古碑中,有36通是“御制祝文”。“所谓御制祝文,就是由皇帝亲自颁发的祭文,代表国家级祭祀。历代王朝对黄帝陵的祭祀多是皇帝派专员致祭,而每次祭陵的祭文、祭祀日期、祭品名称、数量和主祭、陪祭官员姓名都要刻在石碑上。”苏峰说。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亲撰祭文,并派官员到黄陵县桥山黄帝陵祭祀,这篇祭文是目前所存祭黄帝文中最早的一篇。同时,朱元璋规定桥山黄帝陵庙为祭祀圣地,三年为一大祭。而在明清时,大凡皇帝登基、国家庆典、平息动乱、太后寿诞,也都要在桥山告祭先祖。

  除了祭祀,古碑还记录了历代对黄帝陵的维修和保护。现存最早的一通古碑是北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刻立的《栽种松柏圣旨碑》,碑文记载宋仁宗赵祯诏令坊州在桥山栽种松柏,坊州依照圣旨栽种松柏以外还免除了三户人家的差役粮税,令其守护桥陵,它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关于保护黄帝陵的官方文件。目前,桥山上有8万余株柏树,其中千年以上的有3万余株,是全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柏树群。

  古碑记录了历朝帝王保护祭祀黄帝陵的情况,从1980年以来,黄帝祭祀形成了清明公祭、重阳民祭的黄帝祭祀制度,每年清明公祭典礼,都由党和国家领导人、海内外炎黄子孙代表上万人参加。

  著名黄帝文化研究学者方光华先生说:“黄帝是中华道统和治统的重要开创者,黄帝祭祀反映出道统和治统的绵延不断和源远流长,今天的黄帝陵祭祀是当代中华民族最高的祭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