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电影成海外了解中国主要媒介 非裔对中国电影认可度最高

2018-03-17 21:18:50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3月16日,由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AICCC)主办的“2017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北美地区)——中国电影与国家形象传播”数据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发布了调研数据;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与环球舆情调查中心常务副主任戴元初对数据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发布会由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高峰主持。

 

  在发布会现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发布调研数据。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石倩颖 摄

  发布会上,黄会林首先介绍了“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项目,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持并实施,自2011年启动以来,已连续开展七届,形成了10余万字的调研报告和六部《银皮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为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大量分析数据和研究依据,在国内外电影学界和业界得到了广泛关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评价其“具有重要行业参考和学术研究价值”,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评价其“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

  2017年,团队在历届基础之上,以“中国电影与国家形象”为主题,组织了第七届“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工作,调研选取北美地区受访者作为人口变量,主要针对美国、加拿大两国进行调研。本次调研报告考察了受访者对中国电影的观影期待、观影习惯和观后评价,并围绕“国家形象”这一核心命题,探讨了电影作为重要的跨文化传播媒介,在反映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国国家形象上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调研报告重点分析和探讨了中国电影在北美地区的传播状况与中国电影对塑造国家形象的作用两个问题。报告显示,中国电影反映、建构着积极的国家形象,电影是受访者了解中国的重要媒介,数据表明,对于北美受访者而言,在众多传播媒介中,电影是受访者使用频率最高的媒介。此外,超七成受访者在过去三年内看过中国电影(包括合拍片在内),但就其观影总量来看,中国电影只占据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调研延续了对电影类型偏好的调查。数据显示,北美地区受访者最感兴趣的中国类型电影是动作片和战争片,而功夫片这一曾经传播度最广、知名度最高的中国类型片在该项调查中排名垫底。在受众方面,非裔、华裔受访者对中国电影的认可度最高,青年观众是中国电影的主要受众群体。调查还显示,宣传与发行薄弱正成为制约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主要障碍,中文对白和中式表演成为影响观影效果的主要因素。

  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感慨今年的报告有了新的突破和拓展。首先是调研对象的规模体量上具有广阔的代表性;其次是调研内容更加精准细腻,特别是针对影片类型的划分;再次是调研分析深入而具有对策性,他指出,调研中对非裔人群的关注,对中国电影的海外发展之路具有战略性意义。

  环球舆情调查中心常务副主任戴元初认为,今年的调研报告继续保持着持久开放的国际化视野,并以实证研究的方式进行论证,在文化传播界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问答环节,针对中国青年网记者提出“在习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倡导下,中国电影是如何转变在海外传播过程的中国形象”的问题,项目执行人孙子荀表示,中国电影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视觉载体,在海外传播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正是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过去,中国电影塑造的中国形象相对单一,现在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电影作品,关注那些看起来并不富裕的乡村、直视城市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这些题材在荧幕上呈现出来后,真实的生活状态反而让海外观众对中国的国家形象有了较为积极正面的认识。

  据了解,研究团队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编写了调研报告。该项成果以“中国电影与国家形象传播——2017 年度中国电影北美地区传播调研报告”为题,刊载于《现代传播》杂志2018年第一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