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习近平下团组,这些重磅提法释放明确讯息!

2018-03-09 22:08:12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者:isen点击量:

 今年两会期间,截至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四次下团组。在这几次下团组的讲话中,总书记谈新型政党制度,谈扶贫观、政绩观,谈创新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内容丰富,信息量很大。

  1、新型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

  ——3月4日下午,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新型政党制度”是习总书记在联组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的关键词之一。

  “新型政党制度”立三“新”除三“弊”:

  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

  新在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

  新在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

  2016年3月4日,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时,用“亲”和“清”两个字精辟概括并系统阐述了新型政商关系,引发强烈反响。今年又提出“新型政党制度”,值得关注。

  2、正确的扶贫观

  “既要下决心,消除绝对贫困,又不能把胃口吊得太高,使大家期望值太高,力不从心,小马拉大车,你拉不动,你拉不动的结果是好心没办成好事。”

  ——3月5日,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谈到扶贫 

  困难群众是习近平最牵挂的人,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的指标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对于扶贫,习近平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去年两会期间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就曾指出,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要继续巩固,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另外,针对脱贫攻坚工作作风,习近平今年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还指出,今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要认真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对挪用、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严惩不贷。群众对一些地方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现象非常反感,要认真加以解决。

  3、创新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3月7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审议时谈到创新 

  习近平强调,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人才政策、创新机制都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

  创新发展位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习近平对创新发展非常重视,近年来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几乎年年都会提到创新。比如去年在上海代表团,习近平强调,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要靠创新。2016年还是在上海代表团,习近平说,要抓住时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4、城镇化和逆城镇化

  “城镇化、逆城镇化两个方面都要致力推动。”

——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针对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关系发表看法 

  习近平指出,我们现在推动城镇化建设,千方百计让进城务工人员能够在城市稳定地工作生活,孩子能进城的随着进城,解决留守问题。同时,也要让留在农村的老年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找到归宿。

  一方面要继续推动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也需要有生力军。要让精英人才到乡村的舞台上大施拳脚,让农民企业家在农村壮大发展。城镇化、逆城镇化两个方面都要致力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也不能衰落,将来我国也还会有三四亿人生活在农村,所以农村发展和城市化应该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在我国城镇化的大潮中,习近平提出的逆城镇化这一说法值得关注。

  5、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事关我们能否引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事关我们能否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谈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习近平指出,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能,推动资源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中,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聚集,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和完备的市场体系,增强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曾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两会期间,习近平再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充分表明其重要性。

  6、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不必在我’,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

——8日上午,习近平到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谈到政绩观 

  习近平说,“功成不必在我”,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 既要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绩,也要做潜绩。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经过历史沉淀后真正的评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讲过“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踏踏实实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功成不必在我”,其实就是提醒和要求每个领导干部在干事创业中要有大局意识、全局意识,一张蓝图绘到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