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朝日新闻记者:
有三个问题。第一,我看中国这几年冤枉案件有点多,甚至有当事人被执行死刑后才昭雪的,请问主要原因在哪里?有的人指出当地政治干预的问题,您对此有什么看法?为了不再发生冤案,司法部要做哪些措施?第二,最近有几个维权律师执业证书连续被吊销或注销,但我看不出来他们到底有什么问题。司法部门具体有什么样的标准,能具体展示一下吗?第三,法律服务也和“一带一路”有关系,具体有什么计划和安排吗?谢谢。
熊选国:
三个问题,还比较多。第一个问题,关于冤假错案的问题。这几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机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要求,加大了对冤假错案的复查和纠错力度,也纠正了一些案件。当然,总结反思这些冤错案件,司法部门有很多教训。我看媒体也有披露,我们内部也在总结,吸取教训。从司法行政部门讲,我们认为现在推行的改革,像律师要参与刑事案件辩护全覆盖,是防止冤错案件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说律师要参与,要给被告人有效地提供辩护,包括排除非法证据,包括在法律上给出罪与非罪的界限,这也是很重要的方面。所以,随着中国法治进程的推进,随着司法队伍、司法人员水平的不断提升,我相信冤错案件会越来越少。当然,我们还是按照有错必究的原则,包括过去发生的冤假错案,只要发现一起,司法机关就纠正一起。
第二个问题,你刚才提到的,有些个别被吊销执照的律师,我们不认为他是所谓的维权律师。你们最近也通过媒体看到了,确实有极个别的律师被司法行政机关包括律师协会进行了行政处罚或行业处分,吊销了执照。当然,第一,这是极个别的,中国现在有34万多律师,处罚的、处理的,通过咱们掌握的,媒体都有公布。司法部官网从去年5月1日起,全部受处罚的律师都在司法部官网上公布了,没有几个人。所以说,受到处罚处理的是极个别的。我们认为,律师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员,依法规范执业是律师执业的基本要求,也是作为一名法律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律师的职责是依法维护当事人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首先律师自己就要依法行事,所以他的执业活动更应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依法进行。从这个角度来讲,对律师既要严管,也要厚爱。实际上严管也体现了厚爱,你违法违规了,就要接受处罚。这样依法对极个别的违法违规律师进行查处,有利于维护绝大多数依法执业律师的权益,也有助于为广大律师营造良好的执业环境,促进律师事业健康发展。
第三个问题,你提到“一带一路”法律方面的问题,“一带一路”法律方面的事务,包括司法部、中国法学会、最高法等,都有一系列服务“一带一路”、加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之间法律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举措。司法部每年都召开一次“一带一路”法律方面的研讨会,就是我们范履冰主任他们主持召开的。我们也准备对一些律师参与“一带一路”法律服务打造平台。我们去年专门举办了一次国际律师间的交流活动,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法律法规都汇编成册,便于各国都能共同掌握运用。这方面如果你有兴趣,下一步我们还会提供更详细的材料。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