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默克尔对南海沉默 学者:中国取得两个胜利

2016-06-14 17:20:02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德国总理默克尔本周对中国进行第九次访华,一些观察认为,中国至今取得了两个胜利,一是德国就南中国海课题保持沉默,二是德国就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展示开放态度。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报道,默克尔率前天(12日)半个内阁对中国进行三天访问。她前天在中国科技大学演讲,昨天分别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举行会谈和磋商。至今她没有像去年10月访华时一样,就南中国海课题公开发表谈话。有分析认为,德国的沉默就已经是中国的胜利。

据央视新闻联播昨天报道,习近平向默克尔指出,中德关系已进入成熟的发展阶段,双方要把好方向,“拉紧互信纽带”“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关切,确保中德关系不偏离健康发展轨道”。

默克尔此行的主旋律是增进两国的经贸合作,不过两国在区域安全方面的利益和关注,也是中德领导人讨论的议题。

根据中国《环球时报》本月7日的报道,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接受该报访问时透露,中国向德国方面表达了谈南中国海的意愿。柯慕贤当时表示,南中国海肯定会成为中德会谈的一个议题,德国和其他G7成员一样。德国对南中国海争议不持立场,但“任何国家都必须遵守国际规则。”

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李明江分析,中国主动与德国谈论南中国海课题,是改变了中国此前不希望南中国海问题国际化的政策,反之,中国希望通过主动接触以及解释中国的立场和历史依据,避免欧洲国家在此课题与美国走太近。

他说,欧洲国家目前对南中国海课题介入得不深,但中国担心,欧洲国家如果选择深入介入,“可能会更频繁地发表政策宣示;或跟美国走得更近,在南中国海一起进行航行自由巡逻;或坚持从法律的角度看待南中国海问题”。

英国首相卡梅伦上个月在日本参加七国集团峰会时表示,中国必须尊重仲裁法院的裁决,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法国防长勒德里昂本月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也呼吁欧洲各国海军在南中国海保持“常规和可见”的存在,以“维护海洋法和航行自由”,并称“如果海洋法今天在南中国海得不到尊重,那么明天在北极、地中海或者其他地方都可能受到威胁。”

李明江说:“在菲律宾仲裁案上,中国希望欧洲国家能够保持中立,不要支持美国或菲律宾。”

默克尔不发表谈话,被视为德国保持中立的表现之一。相比之下,默克尔去年10月访华时,在一场中外学者的圆桌座谈中,形容南中国海主权争议是严重的冲突,建议中国通过多边法庭解决争议。

菲律宾就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海洋权益提起诉讼,位于荷兰海牙的常设仲裁法院即将公布裁决,中国已表明“不参与、不接受”仲裁。

中国在默克尔此行取得的另一胜利,在于德国就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课题展现友善姿态。

默克尔昨天与李克强共同主持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并在磋商后共同主持记者会。在被问到有关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默克尔说,需要更多专家层面的会谈,“严厉的语调对市场经济地位的讨论无帮助”。

李克强:不与欧洲进行贸易战

李克强在记者会上说,中国不希望与欧洲进行贸易战。前天,默克尔在中国科技大学演讲时也说,没有国家希望展开更多贸易战。

中国生产过剩的钢铁低价出口到欧洲,对欧洲的钢铁业带来冲击。为此,欧盟议会上个月通过决议,拒绝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资格。

中国15年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欧盟承诺在2016年底之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被承认市场经济地位之后,他国若要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诉讼,在确定倾销的程度时,就不再可以比照“替代国”的生产成本来计算价格。如果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欧盟要以反倾销名义拒绝中国产品,就会更困难。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韩彩珍指出,欧盟在上世纪90年代曾对中国的彩色电视提起反倾销诉讼,当年就以新加坡为替代国,计算中国的彩电生产成本,但由于新加坡当年的劳动力成本是中国的20多倍,因此中国出口到欧盟的彩电轻易地被判定是倾销。

她说:“市场经济地位已经不纯粹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个政治问题。欧盟现在经济不景气、就业问题、难民问题等方面的压力,因此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

韩彩珍说:“从默克尔在市场经济地位的回应来看,德国的立场应该是比其他欧洲国家温和,会倾向于同意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中德领导人就德国“工业4.0”与中国产业升级进行对接合作等课题进行了讨论,默克尔也对中国企业赴德投资表现开放态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