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朋友圈吵翻了:端午不能祝“快乐”?

2016-06-10 11:52:39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昨天是端午节,亲朋好友之间相互祝福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不过扬子晚报记者发现了一个小变化,今年的祝福语中,祝“安康”的特别多,祝“快乐”的则非常少。这是怎么回事?很快,记者在朋友圈里找到了问题所在,记者的不少好友都转发了这样一条相同的消息,该消息称端午节是祭祀性节日,只能祝对方“安康”,不能祝对方“快乐”。这种说法究竟有没有根据?端午节到底能否祝别人“快乐”呢?

网传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

《扬子晚报》报道,昨日,一条关于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的消息在各网络平台疯转,消息内容为:“端午节不能互祝‘端午节快乐’,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历史上的这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屈原投汨罗水,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说,不是所有节日都互祝快乐,如清明节、端午节,只能互送‘安康’。”

此条消息一经转发,引起网友热议,许多网友纷纷效仿,并开始改口,将原本的祝福语“端午节快乐”改为“端午节安康”。

部分学者名人反对此说

随后,有学者、作家等发微博反驳这种说法。其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发微博称,端午和清明不太一样,端午虽然纪念屈原,但也有祛病祝吉祥、让大家快乐的意义,祝“端午节快乐”才是传统。

张颐武在微博中表示,很多古人的诗文都讲到欢喜快乐过端午。例如北宋诗人晏殊的端午诗:“雕盘分楚粽,重重团扇画秦娥;宫闱百福逢嘉序,万户千门喜气多。”又例如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诗的序中说道,在端午节“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

听听民俗专家的

端午节设立初衷就是一个欢乐的节日

随后,记者致电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俗学家杨利慧。杨教授表示,端午节并不是祭祀性节日,可以互祝“快乐”。杨教授解释说,端午节的设立和传统农业民族注重时令节气相关,五月初五气温上升,天气开始进入暑热时段,这时各种害虫、五毒等滋生,老百姓为了祛邪避毒、祛病防疫而设立了端午节。端午节喝雄黄酒,挂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等行为就是为了驱虫避邪,因此设立端午节的初衷是欢乐喜庆的,是为了祛毒保平安的,并不是像清明节一样的祭祀性节日。

关于端午节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杨教授表示,屈原、伍子胥等都是传说故事。关于是先有节日还是先有传说,学界仍有争论,但大部分民俗学家认为,是先有节日之后,才有传说附着在节日上,赋予节日以其他意义,但这些意义也只是端午节其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因此端午节就成为了一个祭祀性的节日。杨教授说:“没有听说过端午节不能祝快乐的说法,端午节设立初衷就是一个欢乐的节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