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大陆对蔡英文讲话"虽不满但可忍"? 国台办回应

2016-05-25 17:27:25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中国台湾网报道,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5月25日上午10:00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

新华社记者提问:大陆是否认为蔡英文“520”讲话“虽不满意,但可忍受”,是否将对其“听其言,观其行”?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回应: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负责人5月20日发表的谈话已经明确表达了我们的严正立场。

台湾当局新领导人5月20日的讲话,在两岸同胞最关切的两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问题上采取模糊态度,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没有提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法。我要强调的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涉及两岸关系根本性质的原则问题,是一道绕不开的“必答题”,没有任何模糊空间。

正如台办负责人谈话指出的,不同的道路选择决定不同的前景。是维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共同政治基础,还是推行“两国论”、“一边一国”的“台独”分裂主张;是继续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路,还是重蹈挑起台海紧张动荡的覆辙;是增进两岸同胞感情与福祉,还是割裂同胞间的精神纽带、损害同胞根本利益,在这些重大问题上,台湾当局更须以实际行动作出明确回答,并接受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中央电视台记者:我们也注意到,蔡英文在她的5月20日就职演讲中,多次提到台湾要推出一个“新南向政策”,而且希望台湾可以参与到未来多边和双边的经济合作以及贸易谈判,摆脱现在对单一市场依赖的现象,不知道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谢谢。

马晓光:大家应该还记得,当年李登辉和陈水扁时期强行推动过所谓“南向政策”,这类为政治目的服务、违反经济规律的作法,给许多台商的利益造成巨大损害,也给台湾的经济造成不良影响,殷鉴不远。

至于台湾方面参与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如果一个中国原则不能得到维护,政治互信不复存在,势必对之带来不利影响。如果企图在国际上进行“台独”分裂活动,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这条路根本行不通。

中新社记者:蔡英文在“520”就职演讲中提到两岸的执政党应该要放下“历史包袱”,展开良性对话,造福两岸人民,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马晓光:大家对民进党的历史都很清楚。这个党坚持“台独”立场,有主张“台独”的文件,这是民进党自己一手制造的与大陆发展关系的障碍。显然,需要放下“历史包袱”的恰恰是民进党。

福建海峡卫视记者:日前台湾立法机构是原计划初审通过“公投法”修正案,除了将“全民公投”适用事项增列“领土变更案之复决”之外,新增了两岸政治协商事前事后都必须经由“全民公投”才能换文生效的规定,后来又暂时搁置了,对此发言人有何评价?

马晓光:“台独”是台海和平与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最大祸害,搞“台独”就不可能有台海和平稳定。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势力借所谓“修法”等名目搞“台独”分裂活动。任何人都不要企图试探我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能力。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蔡英文“5.20”就职时并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请问发言人大陆方面是否将放弃两岸所谓的“外交休兵”的默契?谢谢。

马晓光:我们以一个中国原则对待台湾的对外交往问题,坚决反对任何企图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和“台湾独立”的行径。

一个中国原则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如果企图在国际上进行“台独”分裂活动,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是不可能得逞的。

香港中评社记者:台湾近日宣布将以“行政命令”废止2014年通过的“课纲微调”,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价?谢谢。

马晓光:刚才我已经向大家重申了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负责人5月20日发表的书面谈话。这里面讲得很清楚,不同的道路选择决定不同的前景。如果民进党当局以后一种选择来写自己的“答案”,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

福建海峡导报记者:据报道,台当局将对126名“太阳花学运”人士撤告,2014年“太阳花学运”的成员曾经因为反服贸而占领台湾立法机构。想请问发言人,国台办对于台湾新当局上台伊始就有这样的政治决策有什么样的评价?

马晓光:我们注意到,台湾方面有舆论提出疑问,这样的处理方式会对台湾社会的现在和未来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谢谢。

福建厦门卫视记者:第八届海峡论坛下个月11日将在厦门举行,请发言人介绍一下目前的最新筹备进展情况。谢谢。

马晓光:第八届海峡论坛各项准备工作目前进展顺利。论坛大会将于6月12日举行。

本届论坛以“扩大民间交流,促进融合发展”为主题,将继续呈现“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特点,各项活动更加贴近两岸青年和基层民众的关注与需求。

一是围绕两岸青年和基层民众共同关注的就业、创业、民生服务等议题设计活动,如新增举办“乐业两岸,创享未来”青创先锋汇、台湾专业人才对接等活动,为台湾青年来闽就业提供平台、拓宽渠道。

二是围绕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等主题,促进两岸同胞共享发展机遇。举办两岸智库论坛、海峡金融论坛、共同家园论坛等活动,推动两岸有关业界、乡镇村里开展交流合作,探讨共治共建等问题。

三是突出互动分享和体验式交流。论坛大会新增两岸知名青年企业家对话环节。同名村、祖地文化和特色乡镇对接等活动,将邀请台湾青年、农民、宗亲等走进同名同宗村、台湾青创基地、农民创业园等地体验交流。职工论坛将展示两岸民间发明创造,并开展技能竞赛和技术创新交流;妇女论坛汇聚两岸青年女大学生同台竞技;公益论坛将安排台湾青年学生分组进入社区与当地青年交流志愿工作经验。

欢迎记者朋友们前往采访报道。海峡论坛新闻中心5月10日至31日接受记者报名申请,相关报名信息请登陆海峡论坛官方网站进行查询。

福建东南卫视记者:马英九目前已经卸任,请问大陆方面对于马英九这八年以来在两岸方面的作为如何评价?会邀请他来到大陆吗?会不会有第二次“习马会”?谢谢。

马晓光:2008年以来,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推进了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增进了两岸同胞的亲情和福祉,保持了台海局势的和平稳定,使得两岸关系呈现了1949年以来的最好局面。特别是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实现了两岸领导人跨越66年的首次会面,在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马英九先生作为台湾当局领导人,为此付出了努力,作出了贡献。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来之不易,要靠两岸同胞共同维护。我们乐见也希望所有关心、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识之士,能够一如既往地发挥积极作用,贡献智慧和力量。谢谢。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台湾方面注意到陆方中断了国台办、陆委会还有海协会、海基会的沟通协商机制,23日还公布了对台湾进口的柑橘类水果要加强检疫。虽然大陆方面在强调说“520”后两岸民间交流不变,但是涉及台商保护的两岸投资保障与促进协议却是在马政府时期的2013年元旦生效,我们担心说现在是否有失效之虞?而台商权益的维护是否将会无以为继?此外,马英九当局八年和陆方所签署了23项协议是否会失效?过去八年,两岸和平友谊的小船在蔡英文上台之后是否会说翻就翻?

马晓光:你的问题很长,内容也很多。1992年11月,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受权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2008年5月,“两会”通过函电往来,确认“九二共识”后,双方恢复了联系往来和协商谈判。8年来,“两会”先后签署了23项协议,增进了两岸民众的利益福祉,促进了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可见,这些成果的取得,都是与双方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分不开的。只有确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基础,才能确保两岸制度化交往的成果不受影响。

至于你提到的一些个案,比如说投保协议,大家知道,早在1995年,我们就制定了《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后来两岸又签署了投保协议,我们对台商合法权益的保护是一贯的,是明确的,不会改变。

至于你说的另外一个个案,有关对柑橘检验检疫的问题,据我了解,今年2月份以来,大陆的检验检疫部门多次在台湾输往大陆的柑橘类水果中截获了柑橘溃疡病菌,这种病菌是大陆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因为大家知道,柑橘的种植也是大陆重要的水果产业,所以大陆的质检部门为了防止这种有害生物通过货物传入大陆,向各口岸发布了警示通报。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保护大陆生态安全和农业生产的安全。

台湾中天电视台记者:之前陆委会表示,民进党当局已经表现出“最大的弹性和善意”,对此发言人有何回应?另外,针对WHA,台湾方面递交了所谓书面“抗议信”,大陆是否可以接受?另外,双方还会按照往例举行会谈吗?

马晓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负责人5月20日谈话已经表明了我们的立场,我就不再重申了。

第二个问题,我们已经多次指出并强调,台湾方面参与世界卫生大会,是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做出的特殊安排。谢谢。

台声杂志记者:近日台当局“行政院”发言人童振源表示,对“冲之鸟”是“礁”是“岛”的问题,台湾不采取法律上任何特定立场,待联合国裁定,对此发言人有何看法?

马晓光:外交部已经就冲之鸟礁问题表明过大陆方面的立场。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维护两岸渔民在有关海域的合法权益。

台湾旺报记者:之前国台办在回复蔡英文的演说中有提到说是“未完成的答卷”,外界解读说还要进行“补考”,想请问这样“补考”的时间大概有多久?就是“听其言观其行”的时间大概有多久?另一个问题,近日有一位有少将军衔的国台办前主要领导在一个场合提到说,解决台湾问题没有时间表,但是要有紧迫感,他也提到过可能在2049年之前解决台湾问题,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价?

马晓光:你的问题,我想并成一个问题来回答。我们对个人言论不作评论。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负责人5月20日的谈话,已经表明了我们的严正态度,请大家去参考,去领会。谢谢。

香港凤凰卫视记者:第一个问题,蔡英文在“520”演讲的时候特别提出处理两岸事务的依据之一是“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我想请问国台办对此有什么样的回应?第二个问题,我们注意到蔡英文当局对于“驻美代表”这样的称呼已经转换成“驻美大使”,大家也在关注是不是她派往其他国家的代表也会换相应的称呼,包括在WHA的大会上,他们有意如果有机会演讲,可能会提出所谓的“主权抗议”。对这样在国际场合下频频发生的问题,国台办有什么看法?

马晓光:第一个问题,这说明大家也都注意到,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只是重申了台湾方面现行规定的立场,依然回避了两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问题。如果要确保现有制度化交往机制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必须与大陆方面确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共同政治基础。

第二个问题,国际社会普遍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台湾在美机构及其负责人身份、地位的界定是十分清楚的。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和“台湾独立”的行径。

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在5.20就职前,“小三通”很多台湾商品遭到福建的海关查扣。现在蔡英文在5.20讲话中没有承认“九二共识”,这已经是不符合大陆的一中原则了,请问“小三通”会不会因此而夭折?

马晓光:你说的所谓“查扣”的情况,我不是很了解。但是我刚才讲了,2008年以来,两岸制度化交往以及方方面面取得的成果,都是建立在坚持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基础之上的,所以只有确认这个共同政治基础,这些成果才能不受影响。

广东深圳卫视记者:蔡英文日前表示台湾会积极争取加入第二轮的TPP谈判,请问大陆对于台湾要加入TPP怎么看?

马晓光:在刚才关于台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中,我已经作了回答。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光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