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侠客岛:别让医生成为高危行业

2019-12-28 20:32:5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微信图片_20191228113128

 

昨晚,北京民航总医院恶性杀医案有了阶段性进展,嫌疑人孙文斌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等待他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国家卫健委已经明确表示,这不是医患纠纷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刑事犯罪。但网络上依然舆情汹涌,实在是这次凶犯的手段极为残忍,绝不是普通病人家属为解决治疗纠纷,而是罪犯的恶意杀人。网上流传的监控录像,看得实在令人心惊。

 进一步引发舆论的是昨晚流传开来的杨医生同事的一篇记录,细细读来,百感交集。 这个事件可能会被避免。

记录说,在这位95岁老太太住院治疗期间,病人家属已经表现出了较极端的情绪,除了常见的辱骂、吵闹外,还用言语威胁过治疗的医生,尤其是小儿子极为情绪化、极端化,总说老太太死了,医生们谁都别想活。半个多月间,医生都是忍气吞声、胆战心惊。 可能因为平日里见惯了这些没素质的病人家属,也可能日常工作太繁忙,没空理会,也可能一心善良,觉得患者家属只是言语上出出气,绝不会往生命威胁上去想,也有可能……总之,在这半个多月的时间内,医院其实有充分的时间发现、跟踪、处理这类极端患者家属的心理波动,及时采取有效的防备措施,至少可以安排安保人员重点盯防。一线的医生如果发现有此类极端的患者家属,也应该及时上报情况,申请必要保护。 这种对极端的,甚至有犯罪倾向的病人、患者家属的心理掌控,各级医院理应建立一个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以及一整套必要的应急措施,把风险控制在苗头状态

 令网友更为不解和气愤的是,医院方还要继续给凶犯的母亲提供医疗服务,调集一切医疗资源救治。凶犯的母亲反倒成了“英雄的母亲”。 如果从情感上来说,大部分人无法接受这一结果,但这“憋屈”背后,恰恰是医生这一职业的伟大所在:医生的眼中只有病人,没有仇人。

当然,医生也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情感,面对无辜同事的惨死,在情感上天然会对凶犯的亲属产生排斥,但职业道德上又要求平等对待每一位病人,尽最大努力救治,这绝对无关病人的身份。至于“英雄的母亲”一说,岛叔宁愿相信是执笔医生的气话,可以理解,但绝不是医生们受胁迫,并就此对病人另眼相待的理由。 

近些年,媒体频繁爆出的医患纠纷,甚至恶性伤医事件,一方面推动了相关立法保护医务工作者,规范医疗秩序,比如“医闹”入刑等。最新的消息是,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28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明确“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威胁、伤害医疗卫生人员人身安全,侵犯医疗卫生人员人格尊严”。在制度层面已经有法可依。接下来,不妨放大这些极端案例处理结果的警示效应,彰显法律的威严。

但另一方面,极端事件造成的社会心理创伤不容忽视。这件事在网络上的热议,引发了不少年轻人对医生这个职业前途的担心,他们觉得医生也成了高危行业。这是极不正常的,极端案例绝不代表整个中国医疗领域的现实,更不应该成为我们“因噎废食”的理由。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各类医生缺口少则十几万,多则数十万。比如全科医生,据卫健委数据,按照到2030年每万人有5名全科医生,还有差不多50万的缺口……这说明我们的医疗事业还得继续壮大发展,还需要更多有情怀、有理想的人投入到医疗行业中。否则,少一个医生就意味着一些病人得不到及时诊治,这其中,就可能有你有我,有我们的父母孩子。 每个人身上的病症纷繁复杂,医疗本身就具有探索性、不确定性,需要医患之间密切配合。面对病痛,医生需多尽一份努力,患者和家属多一份理解,甚至坦然面对生死。

毕竟,在疾病面前,医生和患者都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士,保护医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微信图片_20191228113135

 

来源:侠客岛   作者:独孤九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