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县长成“网红”是合民意和得民心的现实体现
2019-09-20 23:01:30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县长直播成潮流,要看到其中的“真价值”
近日,因为接地气的直播内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县长刘建军成为当地的“新晋网红”。在短视频平台上,他拥有近10万粉丝。他利用出差和下乡视察的时间进行直播,并拍摄大量短视频。平均每次1至3小时的直播,他在快手上的直播时长打败了95%的主播。
一个县长成了“网红”,乍一看好像与其的庄严身份不太符合,但细想便会发现,这也是一种合民意和得民心的现实体现。只要老百姓认可,且确实能为老百姓谋福利,为地区的发展贡献力量,那县长直播宣传成“网红”,便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这句话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的。
这几年,县长、县委书记搞直播的情况,越来越多,且以直播带货为主。其实,搞直播的县长和县委书记,大多都来自于贫困县,他们的产品很难卖出去,他们的宣传也很难打响,毕竟没钱没资源是最残酷的现实。从这样的现实背景来看,新媒体传播的兴起,确实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契机,一个可以以低成本换来更高发展价值的契机。这也是时代发展所带来的福利,而积极拥抱这样的福利,也是贫困县的必然诉求。
据媒体报道,截止到今年6月,全国已有50多位贫困县县长通过淘宝直播等电商平台,吆喝农产品为贫困县“带货”;其中还有多位县长成为“网红”,被网友调侃为“被县长耽误的金牌销售”。
事实证明,这些县长和县委书记的带货能力,是十分强大的。有县长4小时在淘宝卖出上万单猕猴桃,还有县长,在4次淘宝网络直播中卖出梨膏和油桃近3万件,总计257万元。这些都助力了当地的农民增收,有助力脱贫攻坚的有效推进,更对当地农产品品牌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了极大活力。乐见,这样的直播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是值得推广的,当然,也是县长们的工作要求。
当然,我们也需要看到,县长直播火了,也可能只是一时潮流,当公众那股新鲜劲过了,可能一切也就归于平静了。所以,可以认可这种模式,但不宜过度依赖,还是要为当地的发展寻求更为持久的造血方法,提升造血能力,关键还是要靠相关产品的品质力和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相互配合。
不过,对于县长直播这一事物,除了卖货外,也要挖掘其他的现实价值,多伦县县长刘建军就是这方面探索的典型代表。他不仅通过直播宣传当地,也通过直播和短视频来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帮助农民控制虫害,解决夜市的卫生问题,敦促“越野车碾轧草场”当事人归案等,也呈现出了新媒体问政的热闹景象。这样的直播问政探索,倒是让人眼前一亮,也拉近了县长与老百姓的距离,对提高政府公信力,形成新时代军民鱼水情,都有积极效果,值得其他基层干部学习和借鉴。我们要明确,学习的不仅是这样的方法和模式,更应该是这位县长放低姿态为民服务的态度和行为。
俗话说,人红是非多,县长自然也不例外,会引发很多争议。就拿多伦县县长刘建军来说,因为县长的身份,有人说他上班玩直播,不务正业;有人说他作秀,搞个人宣传;还有平台担心出问题,不让他进行直播;甚至还有“黑粉”专门跑到直播间谩骂,认为他是假县长。
至于争议,我们也需要辩证看待。如果是违法行为,比如侮辱谩骂等,那就要依法追究责任。但只要不违法,不违社会公序良俗,就可以把相关的争议,看成正常的民众社会监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即可,不必过于纠结。
最典型的便是质疑现在上班玩直播的说法,及时调查回应公众关切就可,如果不是就为县长正名,是的话就依法依规处理,没什么可争议的。我们需要看到,若这种合理的争议真能持续下去,也有助于良性社会生态的构建,是利于政府和民众的大好事。
对于县长直播成潮流的社会现象,我们还是要看到其中的“真价值”。一方面,其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政府工作的有效落地,值得肯定。但要对这种思路和方法有正确的评估,不宜放大和贬低,要看到这种思路和方法背后所折射出的地区发展的真正困境,要实事求是发挥其最大价值,寻求疏解困境的具体路径,进而为民谋福。
另一方面,县长直播也是一种新媒体的公开问政路径,要打好这张牌,坚持信息公开透明,及时解答民众疑惑。让其成为民众践行监督权的又一有效路径,切莫昙花一现,陷入形式主义的俗套之中。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