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媒体:走向“脱碳”之路 必须弄清楚这几个问题

2019-08-23 22:25:04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走向“脱碳”之路,必须弄清楚这几个问题

今年夏天,全球多地遭遇极端天气。继今年6月创下全球历史最高温月份纪录后,7月也被确认是史上同期最热。印度遭遇高温和暴雨洪水的双重侵袭。气候变化已被视为21世纪面临的最重大危机之一,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警称,全球升温幅度需控制在1.5摄氏度,否则地球在2030年之后会迎来毁灭性气候。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 戴彦德   (中新社 张兴龙/摄)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 戴彦德   (中新社 张兴龙/摄)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戴彦德22日在中新社主办的国是论坛上指出,1.5摄氏度的描述要求在2050年以前要零排放,就意味着供给侧要全部换上高效清洁,使用非化石能源。现实来讲,实现这一目标难度极大。前年,全球85%的能源消费仍是化石能源。

面对严峻的碳排放形势,一些欧洲国家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脱碳转型目标。例如英国今年6月份宣布扩大其气候目标,并承诺在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

但是真正将承诺化作现实,必须提出可执行的路径,这需要先弄清楚几个问题。

首先是全球能源转型的中长期趋势。

戴彦德表示,全球能源转型趋势“分两步”,一是由高碳向低碳走,二是从低碳向无碳走。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化国家已经完成了第一步转型。

纵观人类文明,戴彦德指出,现在所谈到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和转型实际上就是革化石能源的命,还大自然本来面目。他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解决的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而产生的环境问题,包括各种环境污染和气温上升。

戴彦德认为,目前基本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都走完了“由高碳到低碳”的转型(核心是实现煤炭的替代),不少国家耗时数十年。如美国,曾经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为76%,现在降至23%,油气占比达到74%,其中天然气是31%。再如英国,过去煤炭在其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也非常高,现在油气已经占到65%,其中天然气占26%。富煤国家俄罗斯也是,过去煤炭占比为80%,现在降至31%。

但中国目前能源消费当中60%是煤炭,为了实现碳排放承诺,需要两步“同时走”,既要由高碳到低碳,又要由低碳到无碳。

以无碳发展为终极目标,需克服哪些问题?

最大的难题在于实现发展。戴彦德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发展经济消除贫困,能源消费还会大幅增长。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大都会在2050年全面工业化。

2017年世界能源消费量为135亿吨(石油当量),未来预计还会增加100亿吨的能源消费,将这些需求全部转换为可再生能源显然并不现实,所以必须要提高能效已经成为各国实现应对气候减排目标的前置条件。

中国需要怎么做?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戴彦德指出,一方面中国需要减油控煤增气,通过总量控制和能效提升,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另一方面,是结构优化,“最好的结构是非化石能源占到50%,天然气能占到20%到25%,煤由现在的60%变成了10%或者15%。”

要实现这些目标,戴彦德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上要变,消费模式上要变,供应模式要换,生活模式则要简。这需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减少周期性的浪费。

针对节能问题,戴彦德指出,中国作为后发国家有优势,应该把节能作为应对低碳绿色发展的最大战略,而且中国的节能潜力不是一个常数,而是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潜力增大。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要多从知识经济、文化经济、创业经济等方面做文章。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