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这省新任教育厅副厅长,曾“破”编制吸纳各路英才

2019-08-17 20:37:3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这省新任教育厅副厅长,曾在苏州“破”编制吸纳各路英才

8月15日,江苏省政府网站“政务公开”专栏发布一批人事任免,任命顾月华为省教育厅副厅长。大白新闻注意到,顾月华是一名从教师岗位走上仕途的官员。在她担任苏州市教育局局长期间,曾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难题,为此顾月华尝试破除原有“编制教师”的身份概念,在增加苏州师资力量的同时,她还对教师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微信图片_20190817114623

顾月华(图片来源于网络)

1

教师资源不足难题

简历显示,顾月华履历丰富。1985年,她从苏州师范专科学校政治专业毕业后便进入吴江中学从教,此后,她不仅曾在教育系统任职,历任苏州市教委副主任、党委委员、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局长,还曾任张家港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

2012年2月,在张家港市任职几年后,顾月华重回教育系统,开始担任苏州市教育局局长。她上任之时,苏州正面临着义务教育资源紧缺的考验。

随着苏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外来人口急剧增多。数据显示,2004年苏州外来流入登记人口为330万,到了2014年,这一数字就增长到了650万左右,年增速为7%,苏州成为继深圳的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同步急剧增长的还有外来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人数由当时的15.5万人上升至2013年秋季的36.38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48.3%。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也加剧了这一趋势,根据人口预测,从2015年至 2020年苏州基础教育阶段在校生规模将增加37万多。

而她在苏州的调研中发现,在没有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以前,苏州的教育编制就已经全部用完,有的地方甚至调剂了其他行业的编制,但仍不够。“十二五”期间,中央提出了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要求地方事业编制总额以2012年底统计数为基数 ,由各级政府负责实行总量控制,并要求在总量内有所减少。

顾月华曾对媒体说,“教育资源紧缺,编制不足,如何保证稳定的教育教学秩序,保证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2

破除编制限制

在此背景下,2013年教师节前,苏州市政府第200号文件出台。顾月华说,这个文件的核心是建立苏州教育人才高地,建立一个立体化的教师人才队伍。而在传统意义上的编制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情况下,突破传统的体制机制,甚至编制的这种框架,建立立体化的人才队伍,从体制内外把社会各界的英才吸引过来。

顾月华介绍,首先,家长、社会各界的志愿者无偿走进学校、帮助学校,推进课程改革、社团建设,推进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推进教育科学研究包括参与学校管理等。另一层面就是购买服务,在基础教育阶段,财政购买5%的编制,同工同酬同发展同保障的措施,另外职业学校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通过这些方法,苏州使得“编制”不再成为阻碍学校招聘优质教师的门槛。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苏州的这些举措得到了支持。《意见》指出,创新和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根据教育发展需要,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

3

鼓励教师再考三证

在设法增加教师数量的同时,苏州对教师质量的要求也没有放松,还提出了“专业+”的理念。

2016年,苏州市教育局提出,教师专业成长应转向更加注重教育境界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从注重“上好一堂课”转向关注“培养好每一个人”。为此还启动了苏州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项评选办法研制工作,推行姑苏教育人才计划,苏州市教师发展中心研发了“我要上公开课”“我要上慕课”等七大类“我要”系列培训……

同时,苏州教师还被鼓励逐渐形成自己的“专业+”,即专业+“教育志愿者、心理咨询师、教育规划师、大数据分析师”。

苏州倡导全市8万名教师“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还鼓励教师在“十三五”期间根据自己的情况获得志愿者证书、心理咨询师证和教育咨询师证。

顾月华曾表示,除了基本的教师资格证以外,第一是要有志愿者证书,这样老师才真正更具公德心、公益情怀,才能真正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家庭,才能提升素质、传递文明、服务社会;第二是心理咨询师证,如果让更多的老师成为心理咨询师,那么苏州的教育专业化水平就提高了;第三是教育咨询师证,2016年开始,全市教研员以及优秀的骨干老师等,首先要带头考这个证。要让更多的老师能够像医生一样,用科学数据来说明学生的成长,真正成为现代教育专家。

来源:大白新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