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登上"长寿之乡"的"垃圾山"?
2019-08-15 17:38:5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8月2日上午,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以不打招呼、突击检查形式,前往有“世界长寿之乡”称号的澄迈县老城镇颜春岭,详细了解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处理的全过程,并冒雨登上垃圾填埋场的最高点。大白新闻注意到,刘赐贵突击检查的垃圾填埋场在当地又被称为“垃圾山”,近年来已被附近居民频频投诉举报。为了这座垃圾山,海南正着手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化解垃圾围城困境。
刘赐贵检查垃圾焚烧发电厂(图片来源《海南日报》)
1
书记突击检查登上“垃圾山”
8月2日上午,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以不打招呼、突击检查形式,前往澄迈县老城镇颜春岭,详细了解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处理的全过程;并冒雨登上垃圾填埋场的最高点,现场查看填埋场运行和排气、防渗、渗滤液处理等情况。
刘赐贵突击检查的这座垃圾填埋场位于海南澄迈县。澄迈素有“世界长寿之乡”的称号,然而近年来却因垃圾问题频频引起争议。
1998年4月起,一座垃圾填埋场在澄迈县老城镇颜春岭动工兴建,并于2001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澄迈虽属于省管县,但截至目前,这座垃圾填埋场及之后建起的焚烧发电厂共同承担着澄迈和来自海口市的垃圾处理。
资料显示,垃圾填埋场设计处理垃圾能力为1000吨/天,如今却每天处理垃圾约1300吨,已超负荷运转。
随后建起的焚烧发电厂同样超负荷运转着。海口园林环卫局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介绍,目前海口每天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已达到3500吨,加上澄迈县的生活垃圾,每天进入颜春岭垃圾焚烧厂和填埋场处理的生活垃圾约4000吨左右。现有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和二期的日处理能力为2400吨,每天产生约500多吨炉渣和70多吨飞灰,加上超出焚烧发电厂处理能力每天约1000余吨的生活垃圾,均进入颜春岭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理。
天长日久,颜春岭产生了一座占地1000多亩、重达千万吨级、并暗藏隐患的“垃圾山”,而该填埋场3公里范围内有藏龙福地和华西芙蓉海2个住宅小区,以及儒扬村、仲音村和富苍村等12个自然村。
除垃圾超负荷外,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也令人担忧,并曾为此受罚。2019年2月,海南省生态环境厅专项执法行动就曾对颜春岭垃圾填埋场及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亮出“黄牌”,指出焚烧厂存在运营现状与环评文件不符、焚烧生产线运行稳定性不够、活性炭喷射不连续不稳定、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维不到位、焚烧飞灰运输处置不规范等环境问题,并明确整改要求。
2
投诉举报居海南之首
多年来,颜春岭垃圾填埋场和两期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令它们始终成为群众投诉的焦点。
今年7月14日起,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海南,督察组每日接受群众来电来信,并定期向海南省转办有效举报件。一份来自海南省政府官网的数据显示,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接到的群众举报中,涉及澄迈县的举报投诉件总数高于其他市(县),居海南省各地首位。
这些举报投诉件都指向了颜春岭垃圾填埋场和海口市异地建于该垃圾填埋场一侧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而早在2017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时,督察组就要求当地政府整改。
海南曾寄希望于建设焚烧厂三期,以应对日益增多的垃圾,不过焚烧厂扩建引来附近居民的集体反对。今年5月15日,生态环境部下发《关于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项目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通知书》,次日生态环境部宣布撤销海南省生态环境厅于2018年12月26日作出的《关于批复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的函》(琼环函[2018]1661号)。
焚烧厂扩建虽然停止了,但垃圾增长的难题依然待解。7月8日,海口市园林和环境卫生管理局、中电国际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协会联合主办的“生活垃圾清洁焚烧技术研讨会”上透露,海口将适时启动颜春岭垃圾填埋场封场治理工程,具体时间有待进一步确定。
近期,海南省委省政府也在为此问题奔忙。
8月1日下午,海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毛超峰率工作组在中电国际新能源海南有限公司的会议室与澄迈多名群众面对面座谈交流。在现场,多名群众代表围绕关于垃圾山处理、环境指标排放及监测、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加强信息公开、组织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具体诉求,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改委门以及中电国际新能源海南有限公司等有关负责人分别就群众提出的问题作出相关回应。
8月2日上午,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在突击检查后也指出,群众投诉反映问题的根源,在于现有设施已超负荷运行,垃圾处理能力跟不上需求。要依法依规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采用最先进的工艺和设备,最大程度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真正实现填埋场封闭运行,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低。要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契机,以问题为导向,切实解决当前垃圾处理“吃不了”、污水处理“吃不饱”等突出问题。
同时,刘赐贵还表示,要加快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方向,探索实施垃圾分类。
刘赐贵说:“实践证明,垃圾分类可以从源头上减轻垃圾处理压力,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实现资源回收利用。要下决心推进垃圾分类,加快试点工作,积累经验,适时推广。”
此前,北京环境律师夏军也曾对媒体分析,在严格推行垃圾分类以后,海口和澄迈的新增生活垃圾量将大幅减少,现有焚烧厂2400吨/日的处理能力可以应付,从而减少颜春岭存量垃圾,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山”严重污染和安全隐患。
同时,海南省也在推进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在市县,有关部门正科学、细致、耐心地回应群众诉求和舆论关切,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加强正向舆论引导,坚决做好应急管理等工作,强化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处理,并在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抓紧解决垃圾超负荷堆积存放问题。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回应群众合理诉求,严格颜春岭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渗滤液处理单位的运营管理和生活垃圾运输过程的环境管理等。
在职能部门,相关单位正积极发挥行业主管作用,统筹谋划全省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加强垃圾处理技术指导和支持,加快构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对现有垃圾处理项目,加大环境监管和环境监测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对于新建垃圾处理项目,提前介入,指导有关单位依法依规完善环评手续等。
来源:大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