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胡海峰为这事连续3天暗访6乡镇

2019-07-14 22:13:3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胡海峰为这事连续3天暗访6乡镇,对村干部连发“灵魂拷问”

  7月9日至11日,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随机抽取莲都、云和、龙泉、景宁的6个乡镇9个行政村,深入实地暗访督查“消薄”工作情况。每到一地,胡海峰都仔细核查村级财务收支账册和项目实施档案,逐笔逐项问询村干部。他强调,要紧盯“消薄”攻坚任务,坚决打赢这场事关脱贫富民、强基固本的攻坚战。大白新闻注意到,在今年丽水人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农民增收和“消薄”攻坚战。自2018年4月,浙江全省实施“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行动以来,“半亩鱼宿”、“培育油茶林”等多个村企合作项目已在丽水顺利落成。

  浙江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图片来源:丽水发布)

暗访“消薄”工作,核对明细“连声问”

  自从浙江省部署实施“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后,全省把“消薄”任务作为重点工作推进。7月9日至11日,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轻车简从,不打招呼、不搞陪同,随机抽取莲都、云和、龙泉、景宁的6个乡镇9个行政村,深入实地暗访督查“消薄”工作情况。

  据报道,胡海峰冒雨前往莲都区碧湖镇魏村村、河口村,雅溪镇金竹村,太平乡太平村、巨溪村,云和县石塘镇高畲村等地,与村两委班子、驻村干部座谈,并亲自察看财务公开报表,深入了解“消薄”情况。

  每到一地,他都仔细核查村级财务收支账册和项目实施档案,并逐笔逐项问询村干部,“光伏发电增收项目投资主体是谁?”“村集体果园承包期限是几年?”“村集贸市场摊位收费有没有经过村民同意?”“漂流旅游项目如何与邻村分配河道使用收益?”“帮扶低收入农户措施有哪些?”胡海峰事无巨细、切中要害的发问,既是调研了解,也是“把脉问诊”,令村干部们深感“消薄”攻坚的刻不容缓。

  胡海峰在督察中强调,不仅要消除村集体经济之“薄”,还要消除低收入农户增收之“薄”,深入谋划和实施一批村民广泛参与、群众切身受益的增收致富项目,把村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性发挥出来,实现集体经济发展与村民增收致富双赢,让“消薄”成果惠及更多村民。

  他还指出,要处理好外源输血与内生造血的关系。在用好用活村企结对、县乡统筹等各项“消薄”帮扶政策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以干得助”的强烈意识,因村制宜、精准施策,立足各村不同的经济基础、区位特征、资源禀赋,推动实施一批内生性的可持续发展项目,不断提高集体经济“造血”能力。

“村企结对”激活丽水“造血”能力

  今年丽水市两会报告中提出,要紧盯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和“八个万元”系列增收富民行动实施,开展产业富民增收、“丽水山耕”品牌建设、全面消除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振兴民族乡村建设。

  大白新闻注意到,胡海峰书记提到的村企结对“消薄”帮扶政策,近两年正在丽水各地有条不紊地落实着。

  丽水素有“浙南油库”美誉,油茶种植面积占全省40%左右,龙泉也是油茶的重要产地。在“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中,物产中大集团总部及旗下5家成员公司,与龙泉6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合作打造绿色油茶示范基地,进一步提升油茶经济价值,合计每年新增集体经济收入200万元以上。

  此外,物产中大集团还与当地联合打造了优质农副产品电商平台、汽车后市场服务基地,农民获得土地流转收入、劳务收入、集体经济分红三重收益保证。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集团旗下物产云商的“物产商城”电商平台,对接龙泉当地线下农户、农产品实体店,把农产品销售到全国,预计每村每年可新增集体收入5-10万元。今后,还将对贫困户进行电商培训教育,让贫困户在网上“当老板”。

  今年6月,由浙江龙润置业有限公司捐赠联建的跨市村企结对“消薄”项目——“半亩鱼宿”项目在丽水市青田县方山乡正式开业。据介绍,“半亩鱼宿”项目占地280平方米,由专业团队精心打造,将70年代村集体遗留的废旧水磨坊改造装修,增添“田鱼元素”。该项目投运后,有望为结对村每年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5~8万元。

  7月4日,浙江省交通集团与丽水云和县紧水滩镇6个薄弱村签订农产品产购销合作协议,提出“产业扶贫与消费扶贫”,与结对村入股的云和鱼夫生态鱼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长期持续地开展“订单”收购,向集团“内销”来自紧水滩镇水库的有机鱼。同时,浙江省交通集团探索尝试建立一条“高速”供应链,为日后源源不断消薄“造血”起好头,全力助推结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致富。

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有心得

  丽水有“中国生态第一市”的美誉,森林覆盖率高达81%左右,是浙江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然而,2018年,丽水GDP总量1395亿元,在浙江省11市中排倒数第二,距离居全省首位的杭州(13509亿元)还有巨大差距。

  作为丽水“一把手”,胡海峰接受采访时谈道,对于丽水来说,生态是最大的优势,发展是最重的任务。不唯GDP不意味着放弃经济增长。“在丽水发展的道路上,保护和发展这两者之间所谓的矛盾,始终是我们无法回避,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胡海峰告诉记者,在实践中,丽水立足生态资源禀赋优势,重点做好“山”“水”文章。他指出,丽水以创建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为契机,积极做好“丽水山耕”生态农产品、“丽水山景”乡村旅游、“丽水山居”田园民宿这“三山”文章,激活生态价值。他说,“这三者都是由政府创建的区域公用品牌,是‘品牌的合作社’,通过把各主体组织起来,在市场上形成合力。这是丽水的原始创新举措。”

  另一方面,丽水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坚持打好“生态经济”牌。2018年11月,丽水获批成为浙江唯一的省级生态工业试点市。今年,丽水将重点打造“丽水生态制造”品牌。“未来我们希望发展一些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尤其是必须要依托于良好生态环境才能够兴办的一些产业和企业。这是丽水‘生态经济化’的未来方向。”胡海峰说。

来源:大白新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