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京张高铁全线铺轨完成 鹰隼旗鱼列车颜值高

2019-06-13 19:01:0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深度丨京张高铁全线铺轨完成 穿城越洞施工高难度 鹰隼旗鱼列车高颜值

正在建设的京张高铁昨天全线铺轨完成,为今年年底开通奠定重要基础。京张高铁全长174公里,建成后,从北京到张家口的时间将缩短到1小时内,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设施。

不同于常规线路,京张高铁部分路段有近25公里的30‰以上连续大坡道,也就是在1000米的长度内,线路高度下降或者上升30米,这是国内首次进行30‰有砟轨道铺轨。

 

 

京张高铁中铁三局铺架分部高级工程师 张海哲:主要的挑战是运输动力和施工组织的制动力方面,因为它是长大坡道惯性非常大,如果制动力不足的话很容易对钢轨擦伤。

为此,建设者自主研发创新设备,解决了30‰以上连续大坡道铺轨机的动力问题。从去年11月1日铺轨开始,京张高铁建设者解决沿线冬季严寒、大风沙等给铺轨带来的影响,到6月12日上午京张高铁和崇礼铁路正线全线铺轨完成,

 

 

京张城际铁路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侃彦: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一个节点,后续重点是要解决轨道精调,进而联调联试,直至年底的高质量开通。

京张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京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设施。京张高铁起自北京北站,途经清河站、昌平站、八达岭长城站、东花园北站、怀来站、下花园北站、宣化北站、张家口站,全长174公里。建成后,乘高铁从北京到张家口的时间将缩短到1小时内。它将与呼张和大张高铁同步开通 , 形成西北进京的一条新的便捷通道。

京张高铁:高铁施工中难度少见

174公里的京张高铁,多次穿越世界遗产保护地,还有世界最大最深的地下高铁车站、更是大量经过城市中心区, 建设者们挑战一个个难度极限。

京张高铁八达岭隧道全长12.01公里,下穿八达岭长城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 沿线分布着居庸关长城、水关长城及八达岭长城等国家级旅游景点。一处并行水关长城,两次下穿八达岭长城。环境和文物保护要求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隧道还下穿百年老京张铁路的“人”字坡和青龙桥车站,最小埋深只有4米。而施工的同时, 青龙桥车站和人字坡线路每天仍在正常通行列车。

京张高铁的另一个重点控制性工程八达岭长城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埋深最深的高铁地下车站,地下建筑面积3.98万平方米、最大埋深102米,车站层、出站层和进站层上下3层全部在地下,同时还设有8条辅助应急通道。

京张高铁穿越北京城市核心区 ,清华园隧道上部有七条主要公路干线,地下要穿越四条地铁线和88条主要的市政管线。

 

 

京张城际铁路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侃彦:这在其它的高铁建设中都是很少见的,可想而知这个难度会有多大。

京张高铁:首条智能化高铁线

京张高铁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智能化高速铁路,不仅建设智能化,装备智能化,将来运营也是智能化。

刚刚完成的京张高铁的铺设,首次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智能系统。

 

 

京张高铁中铁三局铺架分部高级工程师 张海哲:从轨料装卸开始我们研发了500米长钢轨的群吊智能监控系统,它是保证在吊装过程中对钢轨质量的一个保证。

即将用于京张高铁的智能化动车组去年就开始在京沈高铁试验运行,它首次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的自动驾驶。具有车站自动发车、停车,车站区间自动运行、车门自动防护、车门和站台门的联动五大功能。

 

 

京张城际铁路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侃彦:按照总体的对京张高铁智能定位,特别是在总体框架上一个初步的安排,大体上包括三个板块,一个是智能建造,一个智能装备,一个智能运营。

根据已经公布的京张高铁智能列车设计方案,列车车头分别模拟鹰隼和旗鱼,具有优越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和漂亮的外观;车身安装有数千个传感器,随时自动体检,保障运行安全;列车内饰专门设计了滑雪板存放处、轮椅固定装置和移动的新闻中心,旅客坐在列车上就能随时看奥运直播。沿线高铁站内将配备各种智能机器人,既能帮助运行李,还能自助导航。

来源:央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