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共和国“长子”要振兴 看看国务院怎么说

2019-06-08 20:36:5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东北要留人,看看国务院怎么说?)

6日,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在京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推动东北振兴工作。

会议强调,振兴东北要明确定位、拿出举措、谋在长远。

高定位

会议首先肯定了新一轮东北振兴取得的成绩,认为实施全面振兴东北地区各项政策以来,各方共同努力,新一轮东北振兴取得积极进展。

会议同时指出,当前是东北经济转型关键期,也是矛盾凸显期。要充分认识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在国家战略大局中的重要意义。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衣保中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表示,把东北振兴放在国家战略大局中去看待有其特殊意义。首先,东北是中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东北经济迟滞不前会直接影响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其次,东北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是国家装备制造业中心,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东北的装备制造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

“从国家战略大局高度讲,必须把东北经济提振起来。“衣保中强调。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认为,东北经济的好坏,对国家经济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东北除了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外,还是中国重要的粮仓。东北的农业、工业在全国举足轻重,也是中国应对国际风险的一把利器。因此,振兴东北一定要从国家战略大局的高度来看待。

出实招

振兴东北,人们期待良策、实招。

此次会议,国家对振兴东北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营商环境试评价,设立东北振兴专项转移支付给予倾斜支持,推动建立区域间产业转移税收分享机制,破除隐性壁垒壮大民营经济等。

衣保中认为,东北经济发展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失衡,这其中有历史因素的原因,也有现实体制机制的原因。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首先政府要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

陈耀进一步指出,改善东北营商环境,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国家率先在东北地区开展营商环境试评价,对东北而言是一个机遇。恶化的营商环境只会把人赶出去,一流的营商环境才能把人、财、物吸引进来,激发市场活力。

对于“设立东北振兴专项转移支付”,衣保中认为,这是国家对东北振兴的支持,一定要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要让这部分钱用在刀刃上,用在东北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上,避免资金出现挤占和挪用现象。

针对“区域间产业转移税收分享机制”,陈耀认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税收是一项重要内容。有了合理的分享机制,区域内外的产业流动更加便利,对东北而言,外部产业转移至东北的积极性也会增加。

谋长远

东北是共和国的“长子”,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具有重要地位。

会议强调,东北要做好沿海经济带和沿边开放大文章,采取更大力度开放措施,打造重点面向东北亚的开放合作高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东北地区改革开放要做好三点工作。

一是要敢于“引狼入室,与狼共舞”,打破民众普遍存在的害怕、躲避风险的心态。

二是要推动并落实规则等制度型开放,包括规则标准、体制机制向国际高标准规制开放和对接。

三是要解决东北经济体制机制改革中的能力建设、体制建设和跨境网络建设问题。

陈耀认为,过去东北开放受外部环境影响,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开放程度远不在一个层级上。现在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东北亚地区正迎来合作发展的新机遇。

会议还注意到了东北人口流失的问题,提出要创造拴心留人条件,完善激励制度,以待遇留人;强化服务保障,以感情留人;营造公平公正环境,以环境留人;打造干事创业平台,以事业留人,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投身东北振兴。

来源:国是直通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