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

2019-05-26 19:58:3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本报北京5月25日电 “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习主席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在全军官兵和退役军人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积极弘扬奉献精神,不断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从新闻媒体上看到习主席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后,曾多次派人前往张富清家中探望慰问的湖北省军区、武警湖北总队,分别组织官兵认真展开学习讨论。回忆起与张富清老人相处的情景,武警湖北总队来凤中队指导员张川感慨万千。他说,老英雄战功赫赫,却深藏功名,过着简朴的生活,一心为群众办好事。他用毕生的坚守,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本色。湖北省军区来凤县人武部干部刘洋说,我们要把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到行动上,努力向张富清老人学习,为党的事业奉献一生。

“我是1948年3月参加西北野战军的,8月入的党。是部队培养了我,教育了我……”新疆军区某红军团组织官兵重温张富清老人的来信。该团领导介绍说,张富清老人曾经服役的359旅718团是该团前身部队。前不久,张富清老人专门致信老部队,勉励官兵扎根边疆、再建新功。该团下士李君笑在发言时说,作为英雄传人,我们更要大力弘扬英雄精神,把张富清老英雄的精神财富,一代代传承下去。

英雄事迹耀神州,甘于奉献谱华章。火箭军某基地、西部战区陆军某特战旅、第75集团军某旅、第81集团军某旅、武警某部交通二支队等部队以多种形式,组织官兵学习讨论习主席重要指示。西藏那曲军分区门诊所护师彭燕扎根“生命禁区”20载,守护着战友和驻地群众的健康。学习讨论中,彭燕说,我要像张富清老人那样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在雪域高原履行好自己的使命职责。海军郑州舰实习舰长韦慧晓说,张富清老英雄用一生诠释了一个道理: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积累了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多少贡献。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只有积极投身强国强军伟业,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大江东去,岁月无声;脱下军装,奉献地方。学习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广大退役军人深受鼓舞。今天,被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授予“最美退役军人”称号的贵州省思南县某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王明礼和往常一样,来到万家山指导茶农打理茶树。自1985年因伤从部队转业后,他多次放弃调往大城市的机会,在思南县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干就是34年,把曾经的十里荒山变成万亩茶园,周围的群众也通过“靠山吃山”陆续实现了脱贫。“张富清老英雄是我们退役军人的好榜样。”谈起学习习主席重要指示的体会,王明礼说,虽然我已经脱下了军装,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始终不变。

“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这是“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组委会授予空军离休干部马旭的颁奖词。与张富清一样,马旭老人从空降兵某部退役后,始终心怀党恩、心系国家。2018年9月,85岁的马旭将毕生积攒的1000万元全部捐给木兰县,支援家乡教育事业。通过电视新闻收看习主席重要指示后,马旭深有感触。她说,习主席对张富清的关怀和肯定,也是对我们全体退役军人的激励。作为一名退伍老兵,我要积极响应习主席号召,在有生之年为党和国家多作贡献。

“尊崇和善待老兵,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与温度。”北京卫戍区某干休所干部于锦红在讨论中说,许多离退休老干部和张富清老英雄一样,为国家和军队作出了很大贡献,却从不向组织提要求、讲困难。我们要努力工作,把党和军队的温暖源源不断地送到离退休老干部身边。郑州联勤保障中心第980医院领导说,我们要将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到工作中去,切实为退役老兵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和荣誉感。

在部队保家卫国,到地方为民造福。战略支援部队某部、第79集团军某旅、武警陕西总队咸阳支队等部队官兵在学习讨论中表示,要以老英雄张富清为榜样,无论现在身着军装,还是将来回到地方,都要自觉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力量,让人生在奉献中焕发光彩。

(本报特约记者李佳豪、王均波、贺军荣、晏良,通讯员朱勇、宁建鹏、唐继光、胡临都、丁涛、魏向阳、方思航、唐家军、张少波、刘正峰、李国臣、薛子康、张家欣、何宗卯、姜润首、王大力、林思吉、崔功荣等采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