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国与东盟国家半年两次海上军演 释放什么信号

2019-04-28 20:45:39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26日中午12点55分,中国导弹护卫舰盐城舰驾驶室内响起一阵短促的铃声,随即值班人员发出“直升机起降部署”的口令。中国-东南亚国家“海上联演-2019”的临检拿捕演习课目正在进行。

联合指挥所里的外军人员参观盐城舰

此次演习距离2018年10月中国—东盟“海上联演—2018”刚好半年时间。半年间,中国和东盟以及东南亚国家两次举行演习,对此,军事专家张军社2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展示出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都有和平意愿,不让争议影响相互之间的合作。

直升机飞降盐城舰

2018年10月22日至29日,中国—东盟“海上联演—2018”在中国湛江及其外海举行。此次联演创造了多个“首次”,既是东盟首次与单一国家进行联合军演,也是我军首次与东盟开展海上联演,意义非常重要。

演练海上编队运动

首次联演的顺利进行以及诸多收获传递出中国和东盟之间的三个关键词:互信、合作和安全稳定。张军社当时就预测,未来随着互信不断增长,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联合军演会越来越多,联合演练的课目也会越来越多。

果然,中国国防部25日宣布,中国-东南亚国家“海上联演-2019”于4月24日至26日在青岛及其东南海空域举行。参演兵力包括中国、泰国、文莱等7个国家的13艘舰艇、4架直升机,印度尼西亚和老挝也派出观察员观摩演习。

中国-东南亚国家“海上联演-2019”是在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大背景下进行的,7个东盟国家共派出9艘舰艇为中国海军“庆生”——泰国邦巴功号、纳黎萱号护卫舰、文莱巡逻舰达鲁塔克瓦号、缅甸护卫舰辛标信号、菲律宾船坞登陆舰丹辘号、新加坡海军护卫舰坚强号和越南护卫舰陈兴道号、丁先皇号以及马来西亚护卫舰莱库号。

根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此次中国-东南亚国家海上联演已经被安排在年度计划内,恰逢东南亚各国派出舰艇赴中国参加多国海军活动,因此决定提前组织联合演习。此次联演筹备时间非常短,沟通顺畅、协调效率高。在不长的时间内邀请国家、拟定联演开展的课目、制订方案、开展演练,顺利进行。

这与2018年首次中国-东盟联合演习之间形成的共同标准密不可分。泰国皇家海军学院副院长查宁·巴东杰是此次联合指挥部的外军指挥员。26日在盐城舰上查宁·巴东杰将军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是东南亚国家第二次和中国合作联演,“在第一次联演的时候我们有很大的收获,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加紧密地互相协作”。

此次演习联合指挥部设在盐城舰上,《环球时报》记者在联合指挥部的会议室内看到、来自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等不同国别的军人正在为同一场联合演习而共同努力。联合指挥部下辖两个海上特混编队,第一特混编队由中方的导弹护卫舰日照舰担任编队指挥舰,第二特混编队由泰国的纳黎萱号担任指挥舰。

此次联演以共同维护海上安全为背景,以联合应对海盗威胁和海上应急医疗救援为课题,主要演练编队离港、编队通信、编队运动、临检拿捕、联合搜救、伤员转运救治、人员换乘、编队分航等8项内容。

盐城舰舰长郭希宾介绍,海上联演阶段盐城舰参加编队通信、编队运动、临检拿捕等六项内容。

相比较上次,此次演习课目比更为丰富,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协同水平的提高,专业合作更加紧密。郭希宾表示,“通过交流进一步增加各国相互了解,增强了互信;通过同台切磋,竞技,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和东南亚相关国家共同处置海上突发情况的能力。”

张军社也认为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之间的互信在不断提升。中国-东南亚国家演习主要是以应对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胁为主,去年中国—东盟“海上联演—2018”演习中也有海上医疗救护以及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的联演,今年增加了反海盗的课目。张军社说,“这些演练适合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需要,南海是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高度依赖的海上通道。该区域不断有海盗出现,而且该海域情况复杂,海难频繁,进行反海盗和海上医疗救护演习是非常必要的。”

查宁·巴东杰表示,在这样一种模拟实战化的场景中,各国海军互相沟通,在实践中检验作战方案,极大提高了实战化训练的水平。“比如反海盗课目,我们把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实施,有利于在以后面对真实场景时能熟练运用相关技能。”

这表明此次演习无论是对于促进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合作还是对于维护南海海域和平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未来中国-东南亚国家是否会涉及到更多的课目演习,查宁·巴东杰没有具体回答,他认为中国和东南亚之间的演习可以相互促进提高,“通常来说,海军海上科目演练有很多内容,比如海上救援、人道主义物资的运输等等。通过这样的演练不仅是对现有技能的熟练和运用,更是为各国海军的发展提供一个互相学习的契机,从而提高自身的发展。”

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演习课目需要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推进,形成机制化、常态化。查宁·巴东杰建议,“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设定一个相同、清晰的标准,这样使得合作沟通会更加顺畅。有些时候在不同标准下沟通有所困难,希望未来在这方面有所改善和发展。”

这种不顺畅和陌生需要在越来越多的合作中得以消除。一位参加演习的中国军官26日表示,“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要经常走动,多串串门,只有越来越多的交流、合作才能消除误解、提高互信。”

张军社表示,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在不到半年时间里连续两次举行演习,这表明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致力于通过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决心和愿望。虽然部分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有争议,连续两次演习的举行表明,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都有和平解决的愿望,不让争议影响相互之间的合作。

查宁·巴东杰认为,这次演习不仅是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演习,更是关于全人类的一次活动。这次演习对于中国和东盟国家联合起来维护海洋安全,共同致力于海洋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从4月22日到5月4日,位于青岛的北部战区海军在十余天内相继承担了多国海上阅兵活动、中国-东南亚国家“海上联演-2019”以及即将于4月29日至5月4日在中国山东青岛附近海空域举行的中俄“海上联合-2019”联合军事演习。这些活动同在青岛举行,北部战区海军扮演重要角色。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连续组织多场活动体现了中国海军组织协调能力强,中国舰艇数量足够应对连续不停执行任务的需要。与此同时,这也证明中国海军舰艇装备性能好,指挥策划能力提升。

张军社认为,这种连续性的多边或双边军事演习的进行,表明中国海军维护海洋安全和开展国际合作的能力正在逐步增强。中国海军既有海上阅兵任务,也有远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还正在各海域执行战备巡逻任务,体现了中国海军力量不断增强,维护国家海上安全、开展国际合作的能力不断增强。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